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欢迎您!

细说汉沽风味“八大馇”

天津美食特产 2021-12-18 10:51139未知admin

  宁河特产

  依偎在渤海湾边的汉沽,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北部。汉沽虽然属天津,但方言很像唐山话,美食都是海鲜。这里极为丰富的渔获品种,制作方法多样,当地人把渔获和渔获制品都叫腥货。在五花八门的腥货中,有一种海鲜加工的方法叫馇腥货,是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沽“八大馇”的名声最响。

  在汉沽有个叫大神堂的古老渔村,村里的渔船码头上有块碑石,上书“津门第一缕曙光”。当太阳从海面上悄然升起,这里是天津陆域地区最先被阳光照耀的地方。站在海岸边,眼前金色霞光撒在辽阔海面,船影婆娑、海鸟曼舞,如诗如画的海疆美景鬼斧神工。因为有海,汉沽不仅美丽,而且富饶,取之不尽的各类海鲜,像农田里的庄稼一茬又一茬,犁涛牧海的渔民管它们叫活田。

  大神堂古渔村周边不仅有鱼虾,还是长芦盐区盛产芦花海盐的地方。像大神堂一样,这些渔村里混居着盐工和渔民,他们都叫海下人,以腥货为主要饭菜,海里和岸上汪子、水沟里捞来的渔获馇着吃,成为他们饮食文化的一部分。汉沽海下人的生活与环境,是“八大馇”形成的基础。

  汉沽人为人憨厚朴实、粗犷豪放,可是做起事来却很严谨细腻,各种海鲜做法的字眼分得很细,比如熬、煮、炖、焯、炸、熥、烀、馏、晒、炮、糟等,都有严格定义。汉沽人把馇从熬与煮之间单独出来,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一种海鲜做法,流传至今。

  在叫馇腥货的年代,这道菜是汉沽海下人喜欢的家常饭菜,鲜且咸。汉沽人把咸发挥到了极致。齁咸的馇腥货有两大好处,其一可以长时间保存,是汉沽海下人冬藏的一种方式。其二是制作方法简单,馇腥货不用炝锅,没有断生的过程,只需要盐、虾油或咸菜卤,以及可多可少的调料和作料配制汤卤,然后把海鲜煮熟即可。

  天津滨海153公里海岸线与渤海湾拥抱,一年四季海鲜不断,小鱼、小虾、小螃蟹和贝肉等都可以馇着吃。汉沽产的海鲜都有鲜香甜润不牙碜的特点,因为这里有一片富饶的泥滩,科学家管它叫潮间带,是鱼虾蟹贝的繁殖地与索饵场,也是世界九大鸟类迁徙路线通道中“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所以汉沽不仅是品尝四季海鲜爽口的地方,还是四季观鸟悦目的地方。

  靠海吃饭的汉沽海下人,冬季时少了收获,只能靠储藏的腥货维持生活。当年,海鲜保鲜主要依靠海盐,当渤海湾冰封时,渔民们无法打鱼摸虾,只能用这些馇好的腥货和其他食物一起维持漫漫冬日的生活。作为冬藏粮,每年霜降之后人们开始大量馇制海鲜,直到小雪前冰封海面没有了渔获可馇。冬天,海下人把馇腥货装进酱篓子里,推上单轮车,沿村叫卖,最远可到蓟县、玉田一带。这种生活方式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初。腊月,海下人用两碗馇蚂餮换一碗稻米。如今,马路上跑的都是小汽车,可是五碗稻米也换不得一碗馇蚂餮了。

  旧时汉沽人特别喜欢吃咸的,在当地不仅流传着“咸中得味,淡而无味”的说法,还有一句“想解馋,就得咸”的俏皮话,可见当年汉沽人的口味有多重。当年的馇腥货,馇出来的食材表面会漂着一层盐硝,根根直挺挺的硬朗,不是一般的咸。现代人一定难以下咽,可那时的人们却离不开它。汉沽人曾经生活在繁重、落后的生产环境中,不论是上滩晒盐的盐工,还是下海打鱼的渔民,咸盐是他们缓解疲劳的一剂良药。一道非常普通的本地民间渔家菜,是当地人生活变化的活化石,鉴证了汉沽人文历史的变迁过程。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饮食,馇腥货也像野菜、粗粮一样开始走上大雅之堂。来汉沽休闲旅游的人们,点名品尝“八大馇”,成了汉沽渔家菜的明星。许多人问馇海鲜究竟是怎样一种做法?

  馇是一种介于熬与煮之间的烹饪技巧。老汉沽人馇腥货时,一般用虾油或老咸菜卤勾兑淡水,不够咸还要加粗盐,用它们熬制汤卤后,适量添加花椒、大料、葱、姜、蒜等作料调味,用酱油或糖色调色。虾油或咸菜卤馇出来的味道,有一种别样的咸香。缺点是太咸,不适宜今天人们营养健康的饮食要求,因此现在的汉沽馇腥货都做了改良,告别了往日齁咸的口感,留住了海鲜的营养和鲜香。

  汉沽八大馇的食材,多以小型鱼虾蟹贝为主,因为家门口都是小活田。汉沽人最喜欢吃的馇鱼是梭鱼,筷子长短小梭鱼,无论是春天鲜得没法说的开凌梭,还是夏天金鳞闪闪的麦黄丁,或是秋后鱼油充盈的港梭鱼,只要它们的鱼肠子是干净的,都可以采用“三不”的方法,塘沽特产做到不刮鳞、不破肚、不去腮,保持整条鱼的完整不使鱼的油脂流失,是“八大馇”最特色的吃法。如此能做到“三不”的小鱼还有油赤囡、面条鱼、针扎鱼等。到了“立夏小满满疆红”的季节,洄游类的鱼虾归来了,大刺鱼、马扣鱼、青鳞鱼、小白鱼等等都能上桌,为汉沽人的馇鱼添彩。

  馇虾,不仅品种多,并且许多虾馇熟后的颜色迥异,更使汉沽的馇虾好看起来。四季得见的白虾,正如它的名称一样,馇熟后颜色虽红但略显浅淡,三月桃花红艳季节出产的红虾和爪虾们却红彤彤地鲜艳,可与秋天时出产的养殖南美白对虾相媲美,还有红到发紫的草虾和麻线。在这里得好好地夸一夸麻线,它是一种很小、很特色的虾。麻线小如线头得名,学名褐色糠虾,多在春、秋两季高产,馇熟后呈绛紫色,味道极鲜。

  渤海湾边能馇着吃的贝类品种不在少数,在汉沽有 “鲜蛏、大蛤、海刺、蚶子”的渔谚赞美四种贝类,其实海螺、扇贝、海蛎子等也不比它们差,这些贝类都可以取肉馇着吃。汉沽产的贝类有着鲜香甜润不牙碜的特点,当地人也留下了许多谚语赞美它们,比如“鲜蛏、蛤肉豆腐汤”,比如“三月桃花蚶,吃了醉神仙”等。这些贝类取肉后馇熟了,也是五颜六色既好看又好吃的美食。在这里还得好好地夸一夸海刺,它非常鲜美,并且学名中有着地域标签,它叫大沽全海笋,是天津滨海的海鲜特产。

  在汉沽渔民中流传着“三月十八,八爪鱼发家”的谚语。这个时节,八爪鱼在海滩上的产量最高,也适合馇着吃。汉沽出产的八爪鱼,有长腿八爪鱼和短腿八爪鱼,是两种适合馇着吃的软体海洋生物,还有一种能馇着吃的软体海洋生物是墨斗鱼。渤海湾出产的墨斗鱼个头不大,在夏初到冬初是渔获期。不过,现在海鲜食材的来源多样化了,在汉沽市场上四季都能见到外地运来的,比本地墨斗鱼大些的小鱿鱼,当地人还是叫它墨斗鱼,已然成了馇腥货中的一根常青树。

  在汉沽八大馇中有一个最特色的品种,它长着大虫子一样的身材,只在冬风将把大海封冻前的时节才出产一段时间。但它却是汉沽人最喜欢的一道馇腥货,当地人叫它馇蚂餮。蚂餮来自方言,原本没有确定的写法,后来有人觉得它是一种最好吃的大虫子,所以用了这两个字。这种大虫子到底有多好吃呢,这么说吧,在它出产的季节,在汉沽,没人不吃几顿,进了饭店,甚至到早点部吃早点也会点上一盘,到时满城都会飘着蚂餮的鲜香味。

  如今,饮食趋向健康、营养发展,“八大馇”也做了口味鲜香、轻淡的改良,成为一种真正的美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 Copyright @ 2011-2018 慧农生态美食特产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013531号

联系QQ: 397195083 邮箱地址:3971950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