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崛起在山水间
婺源特产江西美食特产45年前,武宁,这赣西北一小县,与全国一道,投入到改革开放这场伟大变革。
45年风雨兼程,45年砥砺奋进。从1978年到2022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从6071万元增加到2182870万元,增长了359.6倍;全口径财政收入从318万元增加到261997万元,增长了823.9倍;工业增加值从389万元增加到677800万元,增长了1742.4倍;农业总产值从13960万元增加到398000万元,增长了28.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289万元增加到997068万元,增长了435.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60元增加到43167元,增长了166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89元增加到21311元,增长了112.8倍。
开工月湖特产!8月28日,随着一声令下,江西程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二期四号厂区十条生产线同时运转,这也标志着程疆新能源二期工程全面投产。公司生产新能源电池的日产量从两年前的20万支上升到250万支,产能增长了12.5倍。“马上我们就启动三期工程建设,到年底就可以投产,这样日产能就达到350万支。”江西程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理童国涛说。
武宁县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形成以绿色光电产业为首位,以大健康产业、矿业循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产业为主导产业,以智能家居、数字经济产业为重点产业的生态工业体系,规上工业企业总量达到130家,形成链主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企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2022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等指标位居全市第一方阵。今年上半年,全县新签约项目43个,签约金额累计64.63亿元。
同时,武宁县还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盘活灯饰城打造数字文创园,并以此为依托引进了一批电商直播、信息技术、数字文创等项目,推动数字经济集聚提质,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收32.3亿元,数字文创园获评省级文化产业园区。
“这里真美啊,比起海滨城市也不差,回去后我要告诉我的朋友们,让他们都来武宁看一看。”游客朱先生由衷地说。入夜,一群来自天津的游客在西海湾景区游览,流光溢彩的灯光,碧波万顷的庐山西海,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让游客流连忘返。
武宁县聚焦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国网球示范县,以全域5A级理念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以全省第一的成绩申报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荣获2023年“风景独好”旅游名县。西海湾景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长水村长墅源成功创建江西省5A级乡村旅游点,现有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8个、3A级乡村旅游点15个。江西省网球青年队、九江学院体育学院实践教学基地落户县国际网球中心,“武宁网球”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为抢抓旅游发展新机遇,武宁县突出生态、乡愁、沉浸等主题,培育提升一批林宿、水宿等特色民宿,打响快节奏现代人养生、养心、养神的休憩之地品牌。承办和举办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龙舟赛、全市首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网球赛、露营音乐节、山水武宁非遗美食嘉年华等赛事节庆活动,点燃武宁县旅游市场。2022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180万,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7.3亿元。
近段时间,在央视新闻重要频段连续滚动播出“武宁宁红”茶的推广宣传片,一时间让“武宁宁红”茶名声大震,让这款来自大山深处的生态茗茶,清香四溢,芳名远播。近年来,武宁县大力发展茶产业,全县拥有优质生态茶资源面积达7.52万亩,高山野生茶山6万亩,年产茶叶1200吨,产值4.85亿元。目前,武宁县出产的茶叶已斩获国内外金奖以上奖项50多个,获得了全国第一张野生茶有机认证证书,被授予“江西省野生茶之乡”称号,并经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获批,在武宁县组建中国农技协江西武宁野生茶科技小院。
武宁县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建成高标准农田7.7万亩,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3.92万亩,产量稳定在16万吨左右,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应能力得到提升。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茶叶、油茶、水果、水产为代表的特色林下经济和现代农业,全县发展高山茶叶3.87万亩、油茶23.2万亩、水果9万亩、中药材2.4万亩,林下经济年产值达到19.8亿元。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建成2个省级现代产业示范园,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乡镇全覆盖。成功引进投资20亿元的特种水产全产业链项目,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山水武宁渔业公司获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大力培育茶叶、蜂蜜等特色农业品牌,成功举办首届“山水武宁茶韵飘香”茶文化旅游节斗茶大赛,“武宁宁红”和“武宁蜂蜜”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庐山西海鳙鱼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