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红色茶坑-文章详情-奉新信息网
为追寻革命先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今年清明节前夕,单位组织党员干部来到位于百丈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冷水井林场的秀美乡村茶坑组参观,零距离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那天一大早,我们集体乘车从奉新县城出发,一路西行,约两个小时后来到百丈山集镇,之后沿集镇旁不远的一条盘山公路向大山腹地进发。一路上,茂林修竹,流水潺潺,不时在峰回路转处冒出一簇鲜艳的红杜鹃或是几只憨厚的大肚皮春笋,让人感受到春意的浓烈。约摸二十分钟后,我们就来到了被雾气笼罩得宛如仙境的茶坑。
茶坑刚进行秀美乡村建设不久,青山湖十大美食村口的红色标志非常醒目,大家被上面的两句诗所吸引:“茶坑深谷点星火,百丈山下红旗飘。”这是时任中共湘鄂赣省委副书记傅秋涛写的。站在这里眺望茶坑,全组风光尽收眼底,依山散建的民居错落有致,若隐若现,屋舍、篱笆、鲜花、山谷、梯田、翠竹……构成的迷人秀美山村图堪比陶公笔下的世外桃源。
大家一路信步蜿蜒而下,来到茶坑文化广场,广场约400平方米,东边稻谷、红米饭、南瓜、红薯的雕塑很惹人眼,南边宣传栏里布满了关于茶坑红色历史的记载,那一行行文字把人们的思绪带进了那段风雨如晦的峥嵘岁月……
据村里蓝支书介绍:茶坑海拔1000多米,腹地广阔,与修水、铜鼓、宜丰三县相邻,新中国成立以前一直以种植油茶出名,产出的山茶油远销湖南、湖北。当时的茶坑只有一条奇险的山路出入,从兵家角度上看,这里有险可守,也适合屯兵,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秋收起义后,曾经到过此地。1930年4月,中共茶坑支部成立。1934年7月,中共修铜宜奉中心县委迁移至茶坑,之后,修铜宜奉独立师,红十六师和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机关也转移至茶坑,次年夏天面对军重兵“清剿”,部队在几次突围中被打散,遭受了严重损失。历经了多次反“围剿”的茶坑满目疮痍,数以百计的革命先烈慷慨悲歌、血染茶坑,茶坑由此成为一块与反动派战斗的红色热土,在漫长而艰苦的革命岁月里,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争故事……
听说有人来茶坑参观,好客的茶坑人热情地端出了自制的客家点心,还有人家做起了清明艾饼。抿一口客家热茶,口齿生香;尝一口清明艾饼,回味悠长。同行的同事们禁不住一个个夸赞起茶坑人的心灵手巧来。
参观湘鄂赣省委茶坑驻地旧址后,蓝支书又接着介绍起来:茶坑是冷水井林场的一个组,以前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冷水井一度鲜为人知,青山湖十大美食茶坑更是闻所未闻,当地人只依靠伐竹、种点薄田糊口度日,村民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2012年,茶坑通往外界的羊肠小道变成了4米宽的水泥路。山区与外界人流物流循环提速。现在的茶坑组有30余户,140余人。近年来,百丈山景区对茶坑的“红色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本着“传承红色基因,为民办实事”的目的,鼓励茶坑人利用山里适合夏季歇伏的优势,搞起了农家乐民宿。同时,又鼓励客家人利用自己心灵手巧的特长,制作南瓜干、茄子干、野生猕猴桃干、笋干、青山湖十大美食黄连米果、糖姜、干木耳、干香菇、茶叶等绿色生态食品,供前来休闲避暑的游客品尝并捎带回家。而且,还专门开通了“e邮通”,通过网络向外推销茶坑的客家美食,这两年,茶坑的生态小吃已随快递走向了全国各地。2020年,茶坑又迎来了“双喜”,一是“湘鄂赣省委茶坑驻地旧址”成功入选江西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二是茶坑贫困户全部脱贫。村民们在致富的道路上正昂首阔步呢!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广场上突然传来一曲饱含深情的女声独唱《映山红》,婉转动听的歌声在山村上空久久回荡,又将人们的思绪拉向那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是呀,要是长眠在茶坑的红军将士泉下有知,看到当年的红色革命热土茶坑已建成如此秀美的山乡新村,这里的群众都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该是多么欣慰啊!(熊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