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建昌: 做大做强“土特产”文章 绘就乡村产
央广网沈阳2月27日消息(见习记者李子平 通讯员张振贺)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在辽宁省西部的葫芦岛市建昌县要路沟乡,勤劳的农民们已经开始了备战春耕,山坳中一片片弯曲的梯田上,随处可见平整土地备战春耕的农民们忙碌的身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2021年,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建昌县要路沟乡的小米产业,已经驶入发展快车道,成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亮点,并远销到全国各地。
既要立足特色资源,又要找到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要路沟乡地处高纬度地区,山地、坡地较多,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适宜谷物生长,这里出产的小米品质优金州十大美食、口感好,尤其该乡张台子村的小米,有着800年的悠久历史。
在张台子村种粮大户马玉凤的小米包装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包装,从装袋、称重到真空压缩、装箱每个程序都精益求精,因为这些小米要销往全国各地。
“政府对我们种植户大力扶持,建加工厂买机器,免费为我加工小米,咱要撸起袖子加油干。”马玉凤一边忙碌一边高兴地说。从过去愁着卖不出去,到现在的供不应求,要路沟小米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蜕变。马玉凤介绍,目前,她家的小米在葫芦岛市和沈阳市有十几个线下销售点,还有几十个线上平台也在同步销售,已远销到四川、海南、广东、北京等二十几个省市。
2021年,建昌县积极落实“三农”政策,结合当地实际,争取到中央彩票金5000万元发展红色旅游项目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依托要路沟张台子村的示范区,通过科学论证,根据当地群众的诉求,在当地建设小米加工厂一座。
加工厂占地450平方米,总投资147.25万元,于2022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工厂免费为农户的谷物加工宏伟特产,先进的设备有十几道工序,对小米进行去杂、去石、碾米、抛光、分级等加工。日加工能力最大可达到15吨。
“经过加工厂加工的小米色泽金黄,颗粒饱满,而且均匀,不仅看着好,吃着也香,省内外客户都给予一致好评。”马玉凤说。过去传统的小米加工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加工出来的小米品相不好,政府建的加工厂大大提高了小米的质量,不仅卖上了好价钱,还让久居大山深处的特产走向了更广阔的全国市场。
小米加工厂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农户小米加工难的问题,还大大节省了加工成本,有力带动了农户增收。
政策叠加,乘势而上。当地政府通过彩票金支持示范区建设金州十大美食,又配套谷子种植政策补贴,让当地群众对种植谷子的积极性越来越大,谷子种植产业渐渐成为了当地的主导产业,进一步促进当地特色种植业发展。
2022年,要路沟乡种植谷子4200余亩,亩产谷子500斤,每亩可产出小米400斤左右,年产小米168万斤,按照每斤6元计算,全乡仅谷子产值可达1000万元。
如今,要路沟小米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中有机小米已达到国家和欧盟有机食品认证标准,并与北京钓鱼台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意向销售合同,与网络销售公司云易购达成协议。
目前,建昌县农民也开始从过去的种植玉米向种植杂粮发展。2022年全县仅建档立卡户种植杂粮就达到26000余亩,种植大豆13000亩,全县农民已经步入了特色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面向未来,辽宁省建昌县将按照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金州十大美食,全力打好“土特产”这张王牌,继续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为特色产业谋思路、为农民致富找门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轮红日西下,一阵春风吹过,大山深处村庄上空袅袅的炊烟,道路两旁与山相连的田野,田野里忙碌的勤劳农民,勾勒出一幅生动自然和谐的“振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