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来宾】大湾米粉:细腻滑嫩的平凡绝味
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千百年来,先辈给我们留下了种类繁多、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各具地方特色的美食。这些凝聚着族群的、地域的、人类智慧的瑰宝,随着一个个“非遗+文旅”“特色名小吃”等创新项目的发展也迅速火了、活了,在来宾大地上绽放光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7月28日起,特开设“来宾故事”“吃在来宾”专栏,探寻来宾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美食背后的故事,感受来宾“非遗”魅力、品味舌尖味道。
大湾米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兴宾区历史悠久的名优食品,以大米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制作而成的条状米制品,得益于当地的优质米源和传统工艺,大湾米粉以其独特的风味,柔韧的口感、独特的清香和丰富的口味搭配,普兰店美食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和消费者的喜爱。
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大湾街就是一个繁华的小圩,是附近村(屯)货物的集散地,有百多户从事经商活动。清朝嘉庆年间,有部分人从广东沿红水河往上,到大湾定居,因发现大湾当地特产小颗粒油粘米,米粒晶莹剔透,便结合米粉工艺做成了色泽晶莹洁白、经烹耐煮、柔软带韧、细腻滑嫩的米粉,这便是大湾米粉的由来。
大湾米粉的生产已跨越两个世纪,有两百多年历史。普兰店美食民国19年(1930年),大湾街开始通轮船,1943年4月,通火车,大湾街成为黔、滇、川陆路和粤、桂、水路交通运输的衔接口,舟车来往,运输繁忙,从此大湾米粉销往广东、香港等地。
1942年10月,桂林发生“七九”事件,中共广西省工委机关转移,时任省委组织部长黄彰转移到大湾和板塘村,成立中共大湾小组,黄彰任组长,组员有甘化民、杨林。1943年2月,黄彰指示甘化民在其房屋开办天马运输行,以商业作掩护建立省工委地下交通站,以便于省工委机关联络。大湾米粉属于干粉,因其便于储存、携带,甘化民开展秘密活动时常将大湾米粉提供给转移到大湾的党员食用。1944年,时任中共广西省工委书记钱兴、副书记黄樟等人到大湾举行会议,吃了大湾米粉,啧啧称赞其好吃。
不同的烹饪方式,有不同的吃法。材料除大湾米粉外,还有爽口肉、煎蛋、猪脚、葱花、酸菜等十余种佐料,人们有无数种方法,把平平无奇的大湾米粉煮成凉拌粉、汤粉、炒粉等,把大湾米粉料理得有滋有味、鲜香诱人,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又一道美味佳肴。
春夏秋冬,烟火寻常。在大湾镇,大湾米粉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一道特色的传统美食,一年四季慰藉着人们的舌尖和心田。逢年过节或者家庭聚会时,一家人围坐一桌,用大湾米粉下火锅、打边炉最合适不过,再或根据各人的口味和爱好配制好各种汤料、配料,一碗、一汤、一粉,尝上一口,让人回味无穷。
“大湾米粉选用的是当地红水河畔特产的小颗粒油粘米作为原料,后因原料产量低,便选用当地优质“桂中米”作为原料,经过严格的打磨、调浆、蒸、晒、切等多项复杂的传统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纯手工制作的米粉,每一道工序都非常重要。说起大湾米粉的制作,大湾米粉(干粉)制作技艺主要传承人廖振安说的头头是道。
在大湾镇,大部分农户都从事米粉生产加工。廖振安家也不例外,从懂事起,他就看着父辈们在小作坊里起早贪黑地浸泡大米、磨浆、蒸煮、晾干……1981年他开始跟着父亲学做传统米粉,手艺日益娴熟。
“吱呀吱呀……”走进大湾镇大湾社区新粮丰米粉加工厂,廖振安正在磨磨打米浆,经过调浆、蒸煮等一道道工序,一片片米粉随之新鲜出炉,一股股香味儿扑鼻而来。
“来到大湾一定要吃一碗大湾米粉,不吃大湾米粉的就好似没来过大湾。”廖振安说,当时,大湾街有着“小香港”的别称,特别热闹,大湾米粉也很出名,特别受欢迎。然而现如今,因手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普兰店美食成本高,渐渐地手工制作干粉的人越来越少。
大湾镇党委、政府及兴宾区委、区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大湾米粉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工作,决心将其打造成传统制作技艺的一张名片,为大湾米粉(干粉)制作技艺申报非遗项目,规范其制作技艺,引进干粉生产企业,实现批量化生产。
“现代的机器生产代替传统的手工劳作,提高的是产量,不变的是味道,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老味道可不能丢。”广西来宾鸿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家达说,在每一道工序的传承和制作上,米粉厂始终没有放弃最初的坚守,米粉的制作依然坚持按照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蒸制米粉,让大湾米粉柔中带韧、细腻滑嫩的爽口特色得到很好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