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建平】具有建平特色的戏剧——建平评剧
评剧是中国汉族戏曲传统剧种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华北各省市及东北三省流传最广,为民众所喜闻乐见。
评剧在建平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清光绪二十年(1894)前后,即有河北、内蒙古等地戏班来建平演出,同时,本地也有二十多个“落子班”活跃在基层。
1953年11月,由叶柏寿19家商户共同投资成立业主班进行营业性演出。1954年8月,由县文化主管部门派干部对原来的评剧“业主班”进行整顿,成立了“基本班”,标志着建平县评剧团的建立。
建平县评剧团建团初期,演出活动以“坐剧场”、“跑码头”为主。1955年开始下乡演出。1956年在农村演出201场,观众达24万多人次。在演出与拍戏期间,建平县评剧团对农民业余剧团进行了专业辅导。
1956年,评剧表演艺术家张凤楼(师从张有发)、张瑞林、张瑞英、于连君、刘广春、王冰洁等相继加入建平县评剧团,为建平评剧艺术的发展于繁荣注入活力。
1962年,评剧团由地方国营改为集体所有制。1963年,建平县评剧团被辽宁省文化厅命名为“红旗剧团”。1965年实行推车送戏到农村,被誉为“板车剧团”。1967年6月评剧团解散。1978年4月,建平县恢复重建评剧团,下设男女演员队、乐队、舞美队、导演组、后勤组等。评剧团重新组建后,一直坚持送戏下乡,仅1982年演戏就达到278场,其中在农村演出195场,占70%,被辽宁省文化厅命名为“先进集体”,跨入全省先进艺术表演团体行列。1979年2月,建平县评剧团被辽宁省文化厅评为“先进艺术表演团队”。7月,建平县评剧团参加地区专业文艺会演,评剧《俏媒人》获优秀演出奖。1989年评剧团解散。
建平县的评剧艺术发展道路充满曲折和艰辛。1953年至1957年处于戏班起步阶段,全靠“角”给演员“说戏”。“角”唱梆子,演员们就随着唱梆子;“角”唱评剧,于洪美食演员们就随着唱评剧。有时一个戏中,京剧、评剧、梆子都有,形成所谓“三大块”。那时基本上没有剧本,没有导演,没有曲谱。演员怎么唱,乐队就怎么“托”(伴奏),没有固定程式。
1958年,初步改变了拍戏全靠“说戏”的做法。1960年移植梆子戏《火焰驹》,开始创作开幕曲、伴奏曲。1963年,从演传统戏为主向演现代戏为主转变,常演剧目有《红灯记》《夺印》《千万不要忘记》《江姐》《节振国》等。1963年6月19日,《辽宁日报》以“我们的剧团来了”为主题,报道了建平县评剧团8年多下乡为农民演戏的事迹。1979年排演评剧《俏媒人》时,在声腔设计上,戏曲创作人员借鉴其他剧种之长,融“俏”于评剧唱腔之中。
建平评剧经过多位评剧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地方的评剧风格交融为一体,既区别于天津、北京评剧唱腔,又区别于东北的大口落子。旦角唱腔圆润细腻、优美动听,生角唱腔豪迈奔放、声情并茂。表演上从人物性格出发,剧目上以文武戏为主,从而形成了建平评剧独有的艺术风格。
建平评剧的艺术特点突出,讲究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充满亲切的民间味道。由于其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在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戏迷。
慢板 一板一眼,是评剧唱腔的基本曲调,过去为旦腔专用,后来逐步发展为旦、生共用。
反调慢板 反调慢板是在正调慢板基础上,利用转调手法发展而成,台安特产旋律性和抒情性均较强,常用来表现悲伤、辽中美食哀怨的情绪。
二六板 一板一眼,是评剧唱腔中最常用的一种板式,即可抒情,台安特产亦可叙事,各个行当均可应用。
剁板 一板一眼,旦腔应用较多,其特点是节奏感较强,常为板起板落,速度变化较大。
流水板 有板无眼,生、旦共用。其特点是唱词与旋律结合密切,口语化,但旋律性不强。
散板 无板无眼,节奏较自由,旋律扩展与缩减的变化较大。由于伴奏上的区别,又可分紧打慢唱、慢打紧唱等形式。
尖板 无板无眼,系从河北梆子唱腔中吸取而来,起始过门与锣鼓仍与河北梆子保持相同形式。
评剧在建平县受到普遍欢迎,具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很多乡村都活跃着自己的业余剧团,如绚丽的山花点缀于建平的山野村屯。在建平南部,甚至一个自然村就可以组成戏班,农忙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排练演出,颇受百姓欢迎,如朱碌科、喀喇沁、榆树林子、建平、叶柏寿、沙海、黑水等地。这样的小戏班,不仅数量多,演出质量也达到相当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