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市:小花生承载大产业
图为弓棚子镇双胜村双赢农业机械化农民种植合作社社员正向播种机里添加花生种子。
春锄扑扑,夏苗破土。作为“四粒红”花生原产地和地理标识产品保护地、全国最大花生生产基地,享有“四粒红”花生之乡美誉的扶余,正在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的运作轨迹,紧锣密鼓酝酿一场花生品牌“攻坚战”。
“这花生耐旱性强,产量高,是玉米收入的两倍,花生壳还是最好的饲料。我们村都是靠种花生致富的。”家住新万发镇双合村的李亚芝、李亚芹两姐妹每年都种植10余垧花生,手捧着丰收的花生果,乐得合不拢嘴。
如今在扶余,像李家姐妹一样尝到农业发展甜头的农民越来越多。在他们眼里,那一颗颗红彤彤的小小花生米就是能带来幸福和快乐的“金豆豆”。
该市从特色和市场两方面入手,把农业招商和土地流转作为“四粒红”花生品牌建设的关键环节,鼓励和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投资创办花生种植、收购和加工基地,依法采取转包、互换、入股、出租等形式,连片开发经营流转土地。同时,“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将资金、信息、新技术、新产品带到农村的同时,也将效益带到农民身边。
为精心培育“四粒红”花生特色优势产业,该市在增盛、三井子、新站三个乡(镇)建立30个示范户,以点带面,向全市乃至全国推广新的“四粒红”花生良种和技术。2017年以后,全市花生推广面积将达13万公顷,增产花生2.3—3.3万吨,增收1.3—2亿元,农民为此人均增收118—270元。榆树十大美食
——基地建设风生水起,渐入佳境。这正是扶余市花生产业规模化种植带来的“正效应”。
“扶余“四粒红”花生的取胜之道在于品质。”对此,决策者、农业部门和花生种植户们都深信不疑。
要高产、优质、高效,实现高产再高产,中产创高产,低产变中产,这是扶余市与吉林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共同组建花生研究中心的初衷。“从老‘四粒红’中选出单株个体进行种植,通过品种比较试验、提纯复壮选育高产、抗逆强的四粒红新品种。”瑞丰花生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邢文志说,“四粒红”花生新品种选育和生产基地将高产示范与缩垄增行、间作立体栽培耕作改制试验、示范技术进行比照综合,进一步挖掘花生增产潜力。
现在,不止邢文志,扶余当地许多花生种植大户、科技人员和专家都对“四粒红”花生产业满怀憧憬。到2017年,特色“四粒红花生”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流程将在全市推广。3至5年内,3个以上新品种将得到全面推广,当地花生单产比过去提高12.5%左右,公顷增产350—500公斤。
清晨,三井子镇,扶余市国义农产品购销有限公司, 机声隆隆。工人们各兼一职,筛选机、输送机、铲车、大货车……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地上的花生壳堆积如山。
再来到扶余市隆华食品有限公司生间车间,记者看到,从花生原材料的挑选、去壳、去衣、分色到炒制、烘烤、控温、包装等一系列过程都引入了现代精细化流程。该项目有力地带动了当地花生的自产自销,对产业转型升级和争取花生产地自主定价权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国义、隆华只是三井子农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打造东北最大杂粮杂豆收储加工一体化产业基地的小小缩影。该园区依靠龙头企业拉动,使小企业与大市场对接,已经发展成为扶余市现代农牧业的“孵化器”和产业升级的“推进器”。而这里的杂粮杂豆电子商务平台,也体现了品牌农业的规模优势、渠道拓宽与合作畅通。
目前,全市花生购销业户达2700家,从销售去向看,60%进入国内市场,40%用于出口。在位于大林子镇的扶余市华盛农产品公司,年产2000吨花生酱出口项目现已投入生产,产品远销英、美、日等十几个国家。该产品的原料就是“四粒红”花生,而作为花生主产区的大林子镇,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户从事花生种植、榆树十大美食收购和加工。
——有这样的底气和动力,扶余“四粒红”花生正在形成良种繁育、机械采收、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模式。(高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