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沙洋
沙洋是美食的天堂,沙洋人爱吃、懂吃、舍得吃。从早到晚,大街小巷遍布觅食的人,说到美食,沙洋的诱人风味和特色小吃更是每个到了这个地方不得不去吃的东西,那么,我们就来带大家看看有哪些美食供我们选择吧。
“灰面包糯米烧卖”,这是沙洋民间一句常用歇后语,它形象地勾画出烧卖的特点。做法为,将适量用水浸泡过的糯米,及肥膘肉、冬瓜条、生板油、糖桂花、红绿丝、橘饼等包入未发酵的面皮中,捏成长圆形,形口捏出敞口花瓣,立于笼中蒸熟。烧卖种类很多,馅心也各异,甜味馅味甜香,咸味馅咸鲜脆爽,皮薄馅大(俗话说胀不破的烧卖),形如梅花,故又名烧梅。
瓦罐菜是用陶器瓦罐烹煮而成。这种陶器炊具最适宜煨炖之类的烹调。瓦罐蹄花以猪前蹄为主料,配以调味品,下锅煸炒后,投入装有原料的瓦罐,按特定工艺煨制而成嘉鱼特产。制作瓦罐菜操作要领是:汤汁适中,菜肴经旺火烧沸后立即转入微火长时间加热,使汤面始终保持微沸状态,对于坚硬、结缔组织多的原料,也能“文火攻坚”,达到成菜效果。
沙洋米茶,也叫焌米茶,也叫米茶、酸米茶、炒米茶,得名于“食之裹腹,饮之解渴”。其制作方法为:先将大米或麦米放在锅里翻炒至熟透,然后盛起,待锅里的水煮沸后,将少许炒米放进锅中一同煮沸,凉后食用。焌米茶水色淡黄,香气浓郁,滋味微甜,涩而不苦,充饥解渴,减肥健美,其主料为“糙米”,制作方法是:将大米放在锅里,置中火干炒至发黄带焦时起锅,清水淘洗后滤去水份,再放入锅里加 清水旺火煮沸至大米开花,起锅冷却即成。
奢香玉簪原名叫油炸犀牛角,是以瘦猪肉为主料,配白壳辣椒等辅料炸制而成的。因其形似玉簪,里嫩外酥,香辣可口而得名。相传明代时期,沙洋地方官曾以此菜招待过明朝皇帝派来招降的使者。由于当时辣椒刚传入中国不久,栽培和食用尚未普及,这位使者不识辣椒,也不习惯辣味,误认为沙洋人在食物中放进了毒药,企图毒死他,致使谈判中断。所幸聪明的地方官夫人当即向朝廷奏本,说明原委。朝廷查明真相后,封夫人为“奢香夫人”。
长湖鱼糕,以长湖白鲢为主料,掺合少量猪肥肉、淀粉、蛋清、生姜嘉鱼特产、葱白等佐料等,摊成扁圆条状,放进蒸笼,旺火蒸制而成,是民间传统佳肴之一。鱼糕地方风味浓厚,里白表黄,色泽明亮,细腻柔软,富有弹性,鲜嫩可口,回味无穷。相传此菜源于楚国的宫廷菜,其以入口细嫩、鱼味悠长、柔软、弹性足的特色,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并有“无糕不成席”之说。“长湖鱼糕”曾于一九九八年获湖北省地方特色风味菜。
产于沙洋县十里铺镇。表面呈酱黄色,风味独特,肉质滑嫩爽口,回味悠长。相传三国时期,孙权为联合刘备拒曹,将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并将刘备夫妇安置在荆州城外的十里铺,因刘备最爱吃鸡,孙尚香为满足刘备的喜好,发明了很多种做鸡的方法,其中冬天腌制的风干鸡最为刘备喜爱,行军打仗时又便于携带。风干鸡的腌制方法在民间流传至今,成为宴席上人们最爱吃的一道佳肴,此菜又名“刘皇叔婆子鸡”。
长湖银针鱼产于沙洋县后港镇、毛李镇长湖一带,银鱼体形细长小巧,约 3 -5 厘米,乳白透明,少鳞或无鳞,生长期为一年左右,喜欢群集活动,发出清香的气息。针鱼体形如针,大者长约 10公分,直径略细于铅笔,其硬质的嘴长约 5公分,身体呈流线形,灰白色,嘴透明,首尾细腰微粗,光滑圆润,两只晶莹的黑眼睛,恰如针眼。长湖银鱼、针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食法很多,银鱼既可清蒸,又可氽汤,针鱼晒干后食用。
小李子藜蒿产于沙洋县李市镇,又名蒌蒿、芦蒿、柳蒿、菊科蒿,沙洋地处江汉平原,土地肥沃,野生藜蒿长生不衰,藜蒿含维生素、尼古酸、蛋白质等多种元素。 在《神农本草经》中,藜蒿被列为野蔬上品, 1993年藜蒿作为“菜篮子工程”在沙洋县李市镇大面积种植。 每年阳春三月为藜蒿收获季节。 烹制的藜蒿青绿、脆嫩爽口,有开胃理气、神清气爽的功效,同时 具有祛风湿、健脾胃、化痰、促消化、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南风菜是沙洋民间的春腌菜,早在清朝晚期就已有此菜。因出晒时天气多刮南风,故名南风菜嘉鱼特产。在每年3、4月里制作,经过洗净—晾干—整叶—盐柔—装缸发酵—晾晒—扎束收缸—焖黄等工序即为成品,它可与多种荤素菜配制,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民间家家户户以制作南风菜烧肉、烧鳝鱼欢度节日,已成风俗。南风菜烧肉以猪蹄膀或五花肉为主料,配以去壳熟鸡蛋和南风菜烧制而成。色泽红亮,味鲜醇浓,香气扑鼻,原汁原味,肥而不腻。
蟠龙菜又名卷切,俗名剁菜,其制作方法是将干净的鱼、肉剁成茸,配以淀粉、精盐、葱花、姜粉等料搅成糊,再用鸡蛋摊成的蛋皮,将鱼茸和肉茸合在一起卷成圆条状,上笼蒸熟,切成3毫米厚的卷片,依次码在盘中,鲜嫩可口,香味绵长,形如蟠龙,白中透亮。造型美观,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以吃肉不见肉而著称”。 蟠龙菜色美味鲜,香嫩可口,油而不腻,蒸,炸,熘,炒、烩,不同的烹调方法,具有不同的特色深受人们的欢迎。天门特产潜江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