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友谊会在艰难时刻萌芽”在沪毛里求斯人
在上海,生活着一群来自毛里求斯的朋友,他们将这座城市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这个春天,疫情猝然来袭。居家抗疫期间,这群从遥远非洲而来的朋友中,有人在用心生活,有人在互帮互助,还有人站在了抗疫的第一线。面对眼下这段齐心抗疫的时光,他们说,印象最深刻的,是人与人之间那份难能可贵的温情。
在一家金融企业数字化部门担任高管的毛里求斯人穆恩·思博友,已经和家人在上海生活了两年。
这段时间,穆恩一家五口依然过着井然有序、健康积极的生活。“我们每天七点半起床,吃完早餐后,便开始各忙各的。”穆恩介绍道,“我们会在家里安排好工位,孩子们各自待在自己的房间上网课,妻子在书房线上教学,而我则在卧室办公。工作学习时,我们专心做自己的事,吃饭的时候才聚在一起。”
“我和妻子会换上工作装,孩子们也会穿好校服。”穆恩说,“尽管身处家中,但仪式感还是要有的!”
等到晚上六点,这家人又进入了运动模式。“我们会跳尊巴舞、做瑜伽,这让我们在居家期间,依然能保持健康和身材,我都快有六块腹肌了!”穆恩觉得,全家一起运动,是每天最开心的时刻。
难得的居家时光,穆恩一家不想浪费。穆恩说:“这段时间,我们加强了与家人以及海外朋友的联络,我也抓住这次机遇,为我负责的一项产品拿到了授权证书。我和妻子都各自学习了新的东西,并有所提升。”
穆恩用心感受着身边发生的一切。过去一两个月,穆恩认识的邻居比过去两年认识的都要多。“邻居们帮了我太多,他们知道我是外国人,对中文并不熟悉,他们也知道我家有个年龄很小的孩子。”穆恩感叹,“他们给我们送了许多牛奶、蔬菜,有时还会给我们送自家烤的蛋糕。”
“因为不太清楚如何参与线上团购,我的同事还会记得给我订上一些鸡肉、啤酒送过来。在中国待了19年的毛里求斯人西萨古尔·汉斯博士也为我们在上海的毛里求斯人送了很多物资,有孩子爱吃的巧克力,和一些毛里求斯特产,这都是在团购中买不到的!”除了邻居,许多穆恩在上海的朋友以及同事也总会不时地送来问候与帮助。
穆恩也很感谢上海政府。他说:“政府也赠送了我们包括蔬菜、肉以及生活必需品在内的许多物资。”他用政府发放的鸡肉做了在毛里求斯很受欢迎的海南鸡饭,全家人吃得不亦乐乎。
穆恩说:“上海是个很可爱的城市,所有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居民都是抗疫的一分子,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这次疫情!”
这是汉斯来到中国的第十九个年头。他坦言,红岗特产这些年,自己与中国的缘分愈发深厚。
2020年2月,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斯港。在风光旖旎的港口边,一名当地小哥对着手机,用一口地道的中文录了一段为中国抗疫加油的视频。录制过程中,他曾几度强忍泪水。
这名小哥就是汉斯。武汉大学博士学位毕业的他,曾在这座城市生活了13年。2019年,汉斯因工作原因结缘中国华东地区,尤其是上海。
如今,上海正在努力抗疫。让他感触最深的,是疫情之中邻里关系变得更加亲近。“通过线上交流沟通,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正在重新加强,而这种联结常被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们所淡忘。”汉斯感慨,“朋友们,抓住这个与邻居、朋友间培养感情的机会,新的友谊会在艰难时刻萌芽,一个新朋友不仅会让你多条路,更能让你感受到内心的温暖。”
汉斯想告诉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所有人:“携手共进,你们不仅将战胜疫情,还能在代代相续的命运共同体中成长获益。”
2022年4月15日是中毛建交五十周年纪念日。汉斯发动常住在上海的毛里求斯友人,一同录制了一段为上海和中毛友谊加油的视频。
“感谢社区提供的所有帮助,邻里间的团结友好让我们感动,困难时期,我们交换食物,敞开心扉,努力帮助着彼此。在中毛建交50周年之际,我们祝福两国友谊,最后我们想说,上海加油!”视频中,在上海生活了十多年的毛里求斯人弗雷德和莫林分享了疫情期间的感悟和对中毛友谊的祝福。
汉斯表示,尽管在上海的毛里求斯人不多,但他们早已把这座城市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自疫情暴发以来,一名毛里求斯医生正与上海的同事们并肩作战,这样的团结一致深深触动了我。”
中毛建交以来的50年,见证了两国人民日渐深厚的友谊。2021年1月11日,《毛里求斯—中国自由贸易协定》(MCFTA)生效后,为加强两国经贸合作,汉斯多次在上海等中国城市参加相关展会和会议,致力于让朗姆酒、红糖、红茶叶、凤凰啤酒等毛里求斯特产进入中国市场。2021年底,上海成为毛里求斯在中国的第二大合作伙伴。在毛里求斯出口上海的产品中,朗姆酒占了很大一部分。2022年初,北京成为毛里求斯在中国的第一大合作伙伴。红糖成为毛里求斯出口北京的主要产品。
“半个世纪以来,中毛双方相互支持,加强经贸合作,为非中关系合作共赢树立了典范。”汉斯说,在未来,他将继续致力于加强毛里求斯和中国之间的友谊和经济纽带。“我对中国怀有浓厚的感情。”汉斯说,在上海的毛里求斯人正是中毛两国之间交流交往、友好互助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