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宝地 中华秋沙鸭之乡—带岭
带岭,地处小兴安岭南麓,1937年开发,1946年建局,现为伊春市县级行政区,省森工总局直属林业实验局,是中国林业现代化综合科研基地,省级森林可持续经营中试基地,全省林业科研成果推广中心,“天保”工程科技支撑示范局,是全国唯一的集森林经营、木材生产、科学试验于一身的森工林区森林结构最为合理、公顷蓄积量最大、林道密度网最高的国家大二型森工企业。曾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誉为“中国中华秋沙鸭之乡”。
带岭自然资源丰富,施业区面积96742公顷,有林地面积90879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077万立方米,每公顷林木蓄积115.8立方米,高于黑龙江省平均值。人工林成林蓄积389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高达94.3%,在全国名列前茅,居全省第一,实现了林木资源长大于消。实现了连续56年无森林火灾。先后承担过部、省、市、区级236项林业课题研究任务,其中有119项获得了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红松嫁接、木醋液等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专利。
带岭区(局)大力实施“生态立区、产业兴区、科技强区”发展战略。特色种养业发展较快,形成了一场一品的多种经营格局。松北十大美食大箐山等三期风力发电项目,开创了伊春林区利用新型、绿色、清洁能源的先河。今年加大了棚户区改造、供热供水管网等八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使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木材精深加工产品畅销国内外,山特产品打入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以国家级凉水自然保护区、碧水省级中华秋沙鸭保护区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业享誉国内外。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孑遗物种,堪称“鸟类活化石”,它对无污染生存环境要求苛刻,带岭省级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成立后,进一步加强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使得种群不断扩大,世界领先人工辅助繁育获得成功,并批量放归大自然。伊春市带岭区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中华秋沙鸭之乡”美誉。带岭大力实施“生态立区、产业兴区、科技强区”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在发展绿色山特产品加工业的同时,特色种养业也发展较快,形成了以寒月林场为主的多种经营基地,以北列林场为主的肉鸡养殖基地,以明月林场为主的平贝种植基地,以秀水林场为主的五味子种植基地,形成了一场一品多种经营格局。
带岭始终坚持走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贯彻执行采育结合、科学经营森林的方针,现全局活立木总蓄积1077万立方米,每公顷林木蓄积115.8立方米,比全省、全市平均值高出34.9、42.8立方米,人工林蓄积389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达94.3%,成为东北地区林业资源单位面积蓄积量最高,资源结构最为合理的国有林区。与此同时,带岭不断加大资源管护力度,实现了林木资源长大于消,并实现56年无森林火灾。
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森林和野生动物型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森林生态旅游胜地,又是东北林业大学的重要科研基地和教学实习基地,保护以红松为主的温带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区内设有原始林、永翠河、人工湖和展览中心四个景区。“少奇塔”坐落其内。保护区管理局把人文精神融入到奇山秀水之中,更是让山水平添了灵气。
带岭凉水复杂的生态环境条件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野生植物中有被子植物418种、裸子植物8种、蕨类36种、苔藓类107种、地衣类89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有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等。野生动物中有昆虫491种、鱼类10种、爬行类7种、两栖类5种、鸟类250种、兽类44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紫貂、中华秋沙鸭、金雕、白鹳、白头鹤等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棕熊、松北十大美食黑熊、马鹿、鸳鸯、花尾榛鸡等46种。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管理,带岭凉水保护区已成为保护和研究我国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基地,并为教学和宣传自然保护科学知识提供了广阔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