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寺头”香椿红
灵气所钟,山水临朐。大美临朐的南部山区寺头镇更美。桃红柳绿空气新,山青水秀花果香。这里,东营十大美食极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被誉为“花园寺头”。
春风春雨迎春归,春回大地万物苏。三月伊始,记者来到寺头镇采访。首先耀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红香椿,像片片彩霞撒落山岗。寺头,中国红香椿之乡,名不虚传。
作为临朐县首个中国地标农产品,寺头红香椿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疫情面前如何打通的销路,以后如何壮大培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首先来到了寺头大棚红香椿重点村,桃花社区南西安村,在“桃花源”里寻“香”路。
3月5日,惊蛰。早上6点左右,南西安村的大棚红香椿种植户,就在棚里忙活起来。村委门口,大小车辆早己等候,只等香椿一采摘下来,便立马装车。不到中午,就可进入市民的餐桌。
在57岁的种植户刘贞海带领下,记者沿村北土路盘旋而上,这儿的大棚基地便出现在眼前。在刘贞海家200多平米的大棚前,他掀起厚重的布帘,一股热浪挟着浓郁的香椿气味扑面而来。
跟随刘贞海弯腰钻进了棚内,感觉从春寒料峭一步跨到炎热夏季。30℃的大棚,加上浓重的湿气环绕,仿佛置身热带雨林,刚待了几分钟就出了一头汗。1至2米不等的香椿树,沿着大棚的弧度密密麻麻挺直而立。每一棵香椿树枝,都长满了一簇簇鲜嫩的香椿,翠绿的颜色中点缀着或深或浅的紫红色,成为一抹亮丽风景线点左右,刘贞海来到村委门口广场,将刚采摘的红香椿交给了收购商。“现在行市还行,13块钱一斤,比前几天涨了,随着复工复市,价格逐渐回升。”刘贞海高兴的说,“这多亏了老书记刘会堂,引领俺们建起了红香椿大棚,不再上墙爬树摘香椿,站在大棚里就能挣大钱。”
南西安村是个挂在山坡上的小山村,180户人家。村后大片大片的山岭薄地里,栽植着一片片香椿树苗,待到深秋时节,这些树苗便移栽到大棚里。
“春种一面坡,秋收一瓢粮”。在种植大棚红香椿之前,像其他村民一样,刘贞海沿袭祖祖辈辈广种薄收的习惯,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很难脱贫致富。可17年前的事情,使他有了转机。
“老刘,咱村里这么多香椿树,何不移植到棚里,像寿光一样试试反季节栽培?”2003年,帮扶南西安村的县科协主席杜长远,向当时的村支部书记刘会堂建议。“我帮扶2000块钱启动资金,再给你派两名技术员。”
在大棚里种红香椿,可是从来没听说过的新鲜事。听了杜长远的建议,刘会堂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自家的地里,盖上农膜,用玉米杆围起来,建起了全镇第一个占地100平方米的香椿“山寨棚”。
2003年腊月,在技术员刘光喜、张同舜和老书记刘会堂的摸索下,头茬红香椿成熟了,50斤,60块钱一斤,一抢而光。村民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那时的露天红香椿,五一之后才能成熟上市,还得爬树采摘,一斤才卖两块钱。
到了2004年五一左右,当首个大棚红香椿最后一茬上市后,刘会堂算了一笔账,共产红香椿600多斤,一下成了村里的“万元户”。
在刘会堂的引领下,仅两三年的时间,全村就发展起了120个红香椿大棚。祖祖辈辈的露天红香椿,搬进了温暖的“家”。“为保障大棚红香椿发展壮大,镇上不断出台政策,扩大发展规模。”寺头镇民生保障服务中心主任王秀明介绍,“派技术专家对传统大棚进行技术改造,采用露天培育壮苗、棚栽香椿苗每年轮换、香椿苗矮化促壮和密植移栽等技术,提高了红香椿的产量和质量,销路越来越广。‘山寨棚’变成了科技棚”。
如今,寺头镇已发展起了200多个大型冬暖式红香椿大棚,主要分布在南西安、桃花、石佛等3个中心村。露天红香椿遍布全镇15个中心村,面积2.2万亩,产量7000多吨,成了富民强村的“黄金产业”。
上午10点,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刘贞海带好口罩,准备妥当后,来到大棚前放下毡子。
“大棚香椿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5℃-25℃。温度过低,幼苗就会暂停生长。而过高,不仅会阻碍幼苗生长,还会影响味道和质量。”刘贞海边忙活边介绍,“现在疫情还没过去,俺们要根据时令、天气决定什么时候盖毡子、拉毡子、洒水等,控制好棚内温湿度。”
春节前后,本是大棚红香椿上市时节,也是种植户们最忙碌的时候。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香椿销售带来了一定影响。
“疫情防控不能大意,香椿销售也不敢耽误。”在把控大棚红香椿生长的同时,全镇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打好红香椿销售战。
“疫情发生后,我立即向单位汇报了情况。单位决定收购一部分供应单位食堂。”国网潍坊供电公司驻南西安村王维钦介绍说,“红香椿一时成了我们单位食堂饭桌上的首用品”。
“市商务局也来帮助销售。他们充分发挥系统优势,及时协助对接了潍坊中百、全福元等大型超市,开辟了蔬菜直供渠道。”王秀明介绍说。
县镇村也积极行动起来,线上线下频频发力。县里和镇上通过联系县商务局、供销社,对接华兴、中百等大型超市,村里通过发动合作社收购,各镇村干部利用微博微信群平台,发挥“互联网+农业”营销方式等,实现地头直供,一天销售2000斤左右。
为充分优化组合“三农”与企业资源,寺头镇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搭台、群众参与原则,动员农业龙头企业与相关产业村“联姻”,实施“村企联盟”。
据寺头镇副镇长吴振介绍,具体模式就是由香椿种植面积比较大的南西安、石佛、桃花、河庄四个中心村为基础平台,每个中心村分别由香椿种植户、村“两委”成员、村集体出资成立村级合作社,再将四个合作社加入山河食品成立的春早红香椿联合社。种植户种出的红香椿,通过村级合作社统一配送到春早红香椿联合社,东营十大美食联合社将红香椿一部分作为鲜菜销往市场,一部分由山河食品深加工后再进行销售,所得利润按比例分红。
“在因为疫情等因素导致价格变动或滞销时期,‘村企联盟’最大限度地解决了部分销售难题,稳定了价格,避免了红香椿大量积压,解决了以往商贩联手压价造成农民损失的问题,还能保证企业有稳定原材料供应,真正实现村集体、老百姓、企业‘三赢’。”吴振说。
“今年春节虽然碰上了疫情,但在上级部门严密防控和各方帮助下,销路逐渐打开,红香椿依然飘香全国。”南西安村党支部书记刘文朋笑着说。
早在2010年7月,寺头红香椿就摘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桂冠,成为临朐县第一个通过国家级认证的农产品。此后,中国有机转换产品认证、省级示范社、市级龙头企业、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园等围绕红香椿的一个个金子招牌接踵而来。
2019年7月,“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又花落寺头。这让本来就努力拉伸延长加厚“三红一黄”(红香椿、红山楂、红丹参、黄烟)特色农业产业链,吃干榨净特色农产品资源,加快乡村振兴步伐,鼓足农民钱袋子的寺头镇党委班子的脚步更加坚定。
其实,在红香椿深加工、扩规模、“三产”融合发展等方面,寺头镇早已“探路”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自2015年开始,寺头镇就建起“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发展订单农业。2016年又推广线上农业,建起全县首家临朐特产电商体验馆。2017年以来,寺头镇连续举办三届红香椿文化节,探路休闲农业,打造“文旅农”融合发展模式,仅首届文化节,种植户总体收入就同比增收10%。
如何以红红火火的红香椿产业,带动全镇农业经济大发展,“一花引来万花开”。下午3点左右,在寺头镇农业发展规划图前,镇党委书记袁海涛对记者说:“寺头是山区镇,农业资源丰富,地标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不少。今年将结合县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县委‘三高三品’要求,加快补齐短板,走好‘一村一品’之路。拿红香椿来说,就是要来个‘亩均论英雄’。”
为此,寺头镇计划将原有“普通版”红香椿大棚,升级至现代“豪华版”,大田改设施、散块改园区。加大与山农大、山东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培育引进新品种。配套建设集育苗、种植、水肥一体化等现代技术为一体的示范基地,并加强示范推广,推动红香椿向高收益、高收入迈进。
抓住县里补贴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寺头镇加快“两村两园一合作”建设。计划打造两处精品露天有机红香椿采摘基地,巩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园,积极对接成立带动能力强的联合社“抱团取暖”,形成“联合社+专业合作社(基地、农场)+农户”的农业合作经济体系。
“为减少中间差价,我们下一步将直接对接潍坊农创集团等公司,将红香椿直接发到北京。根据红香椿分布区域,布局建设红香椿交易市场。引入社会资本,继续提升红香椿深加工项目。同时不断培育扩张农产品电商企业和龙头企业。”袁海涛说。
据了解,针对大量采摘完毕的红香椿树,寺头镇还计划引进新项目,加工成取暖颗粒或者菌棒循环利用,进一步吃干榨净香椿资源。以红香椿为媒,继续发展节会经济,选择特色村居,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促进文旅农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