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吴忠市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有关部委,市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工(农)业园区管委会,直属事业单位,区属驻吴有关单位:
《吴忠市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已经市委和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为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压茬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巩固提升青铜峡市创建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力争2021年盐池县成功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到2023年底,国家长城、长征文化公园吴忠段基本建成;再新创建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域旅游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发展质量更加趋好,接待指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努力将吴忠全域打造成西北独具魅力的美食城、康养城、公园城。
紧扣宁夏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吴忠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吴忠市“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2021—2023年重点发展“一核(利青同城核心区)三带(黄河金岸文化旅游带、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带、盐同红历史文化景观旅游带)”,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夯实全域发展基础。
对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重点做好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政统筹,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全域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作用,完善联席会西吉美食、专题会、督查督办等机制,定期通报情况。加强统筹推动,形成密切配合,齐抓共创的机制。
2.强化督查考核。将全域旅游创建纳入效能目标考核范围,按照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定期通报,及时研究协调解决重点问题,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3.提升统计水平。根据自治区统计局旅游统计制度与统计体系,将旅游要素应统尽统。加强统计、公安、交通、商务、铁路等信息互通互享,做好旅游统计直报工作,强化旅游统计培训,提升旅游统计水平。
4.健全规划体系。推动全域旅游与相关规划有机衔接,融入自治区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体系,编制《吴忠市文化旅游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导编制重点旅游景区点提升规划和重点项目策划、可研、方案等,积极争取资金,完善服务设施。
5.加大政策支持。完善促进旅游业发展政策措施,设立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在资源配置、产业导向、大型文旅项目、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加大人才培训教育,全面优化全域旅游发展环境。
6.打造“快进”交通体系。协调乌玛高速、银昆高速加快建设,实施国道344线红寺堡过境段等工程,力促吴灵青北环高速开工建设,争取尽快改造提升银昆高速吴忠连接线。完善盐同红“七纵六横”交通路网。打通盐池毛卜喇古城至灵武水洞沟连线,提升同心县城至黄谷川公路,建设青铜峡北岔口旅游道。
7.构建“慢游”交通网络。完善提升配套设施,加强黄河、长城沿线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和风情小镇、特色村寨、汽车营地、绿道系统等规划建设,完善游憩与交通服务设施,依托机场、高铁站、汽车站、青铜峡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建立便捷无缝接驳系统。建设骑行公园、慢行步道、观光栈道、亲水平台、休闲长廊、标识标牌、自驾驿站、星空营地,设置雕塑小品,完善美食摊点、物资供给、机车修理、医疗救助等保障设施。
8.完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加密城市至重点景区、主要乡村点旅游线路班次。依托高铁站打造旅游集散中心。规范涉旅场所、商贸广场、特色街区、城市公园等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建立市、县、重点乡镇和旅游村四级旅游集散中心覆盖网络。指导A级旅游景区、重点旅游村镇建设与游客承载量相适应的生态型旅游停车场。
9.持续深化“旅游厕所革命”。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鼓励设置第三卫生间。2023年底,全市A级旅游景区、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点及交通枢纽、集散网点、公共文化场所等区域新建、改建A级及以上旅游厕所60座,实现“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环保卫生、如厕文明”。
10.加快打造智慧文旅平台。加快智慧文旅建设,依托吴忠大数据中心等平台,建立与公安、交通、商贸、气象等部门数据共享机制,推进5G网络全覆盖。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推动预约预订、网络营销、网上支付以及咨询服务、直播带货等业务发展,为游客提供 “一站式”服务,实现“一部手机畅游吴忠”。
11.抓好重点景区提档升级。推动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等标准化创建,提高运营质量和游客参与度,力促青铜古镇全面运营,把美食休闲体验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地、全国最佳赏月地、迎新登高体验地、民俗文化体验地、航模比赛基地、金秋胡杨观赏地等产品做足做响。
12.推动三大国家公园建设。推进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古渠首)等为龙头的吴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快打造鸽子山运动公园和国家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完善以盐池古长城遗址遗迹为核心,联动青铜峡北岔口、红寺堡和同心段长城,打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挖掘盐同红地区红色历史文化遗址遗迹,提升红色旅游景区设施,加大红色文物保护利用,开发红色旅游体验产品,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13.扩大“吃在吴忠”影响力。打造黄河大峡谷、哈巴湖、西鸽酒庄、宁夏农特大厦、刘三朵八宝茶体验店等一批地标性网红打卡地。推进“两区三街四广场”建设,完善餐饮集聚区功能,加大餐饮龙头企业及名店名品培育,提升餐饮服务质量,推动餐饮业与商贸、文旅、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以吴忠早茶为载体和突破口,建立《吴忠早茶标准化体系》,打造20家以上吴忠早茶示范店,进一步扩大“游在宁夏 吃在吴忠”品牌影响力,着力将吴忠打造成为“西部美食之都”。
14.大力提升住宿环境。引导社会力量投资住宿设施,加快提高星级饭店档次规模,引导发展连锁酒店、自驾车旅居车营地、野奢酒店、帐篷酒店、民宿客栈、星空营地、长城宿集等新业态。2023年底,力争每个县(市、区)有一家四星级饭店,2-3个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民宿。
15.努力丰富体验产品。开发宁夏坐唱、花儿、秦腔、盐州胡旋等小剧场文娱演艺项目。鼓励公共文化场馆宜游化改造。支持牛家坊、盐州古城等发展灯光秀、实景演出等夜间项目,做强旅游“夜经济”,1到2个县(市、区)争创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16.加大文创和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支持创研剪纸、刺绣、陶艺、手编等文化衍生产品。鼓励开发展销文化创意、动漫等产品,推进土特产、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结合。建立一批非遗传承基地,争创一批“国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每年推出非遗产文创产品10个,开发文创商品1-2个,发挥大中城市特色商品展销中心作用,扩大“吴忠好礼”品牌影响。
17.推进“旅游+文化”融合。利用传统村落、文物古迹、人文场馆发展民俗美食体验产品。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村。大力实施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做好保护维修和抢救性修复,积极完善安澜亭、弘德村等地的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董府运营水平,推动张家场北大考古基地建设。
18.推进“旅游+农业”融合。依托特色产业村和农业观光园等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葡萄小镇、滩羊小镇、运动小镇等田园综合体项目,打造一批乡村旅游新业态。建成一批以美丽乡村、传统民居为特色的乡村A级旅游景点。开发酒庄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产品。扩大黄花菜、小杂粮、富硒米、大青葡萄等特色农产品影响力,举办农民丰收节。
19.推进“旅游+教育”融合。开发民俗文化体验游、美食文化体验游、黄河文化寻根游、葡萄酒工艺科普游、星空研学游等一批研学旅游产品,评选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支持中小学校将研学旅游纳入教学计划,开展“研学旅行”“第二课堂”和红色旅游进校园活动。
20.推进“旅游+康养”融合。开发美食、养生、温泉、醋疗、日光浴、沙疗等康养度假旅游产品,鼓励古城湾小镇、张家滩湖、黄河人家等打造康养基地。深度开发葡萄庄园度假产品。大力开发美食产品,打造滩羊肉、富硒米、葡萄酒、八宝茶、黄花菜、小杂粮、有机果蔬等绿色有机食品品牌。
21.推进“旅游+工业”融合。打造以红山河、西鸽、伊利、强家醋、塞外香米业等企业为重点,集科普教育、美味体验、特色购物于一体的工业游示范点。以吴忠仪表、青铜峡铝业等为重点的装备制造示范点,以青铜峡水利枢纽等为重点的科普研学工业示范点,以宁优汇、农富基地、三朵茶、美雅裘皮、春雪产业园等为重点的特色购物示范点,提升游客消费体验性和参与性。
22.推进“旅游+体育”融合。打好动感体验牌,以黄河奥体中心等相关场馆设施为依托,培育大型会展品牌,做大黄河金岸马拉松、贺兰山东麓山地自行车赛等精品赛事和线路。发展健身休闲类冰雪旅游产品,打造户外滑雪、滑冰运动基地。发展低空飞行、汽车、摩托车拉力赛等极限运动旅游产品。
23.实施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强化人才培养,每年争取举办一次全域旅游培训班。每两年评选出一批“金牌导游(讲解员)”、“最佳服务员”。鼓励旅游行业标准化和特色化建设,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强化质量管理提升中宁特产。
24.强化市场监管服务。加强文化执法队伍建设,以平安和谐为目标开展市场执法,联合公安、卫生、应急等多部门定期开展市场检查,畅通投诉处理机制,净化旅游市场运营环境。
25.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旅游道路交通、食品卫生、消防、特种设施设备的安全监管,强化安全风险防范、风险提示及应急救助技能培训,切实保障旅游安全。加强旅游应急管理,建立健全旅游保险制度,无缝对接全市交通事故、公共卫生、食品安全、重特大火灾、水上搜救、重大气象灾害等应急预案响应机制。
26.推动文明行业创建。加强宣传教育,持续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助推文明城市创建,评选文明旅游形象大使。推动文化旅游行业志愿服务建设,引导旅游消费者文明旅游。推进旅游失信行为记录和不文明行为记录与全区、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享,开展联合惩戒,共同创造文明、诚信的旅游环境。
27.加快改善资源环境质量。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开展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整治行动,筑牢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有效保障黄河长久安澜。深入开展山川绿化行动,实施罗山生态功能区、盐州大草原保护等生态工程。
28.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启动城市更新三年行动,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精细治理交通拥堵、马路拉链等“城市病”。创造更加便捷服务环境。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加大再生水、海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再生水利用率和雨水就地消纳利用水平。
29.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举办特色节会活动,丰富乡村文化,建设农家乐、乡村客栈,新打造25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强农村河湖管理。
30.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抓好城市黄河过境段、长城沿线A级以上景区、旅游小镇、乡村旅游点等周边环境污染防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治理水体污染,全面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
.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环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为全域旅游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实施旅游惠民政策,推动国有景区逐步降低门票价格,鼓励公共资源型景区免费开放,让全域旅游发展成果惠及全民。
.打造特色节会品牌。围绕“我们的节日”提升迎新登高、元宵花灯、清明诗会、端午龙舟、中秋赏月等活动影响力,做强做精做大黄河金岸文化旅游节、国际马拉松、贺兰山东麓山地旅游自行车赛、美食节宁夏美食特产、航空嘉年华等活动。
.大力拓展客源市场。积极整合中央、自治区驻吴媒体等资源和渠道,调动各部门积极参与,创新宣传营销模式,持续加大新媒体宣传力度。加快设立市县两级旅游营销专项资金,加大直航直通城市、高铁沿线等瞄准重点客源市场精准营销,着力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精准化”营销格局。
.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依托“一带一路”扩大“走出去、请进来”宣传,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旅游交流活动,推动银川都市圈、陕甘川宁毗邻地区、蒙宁“4+4”、呼包银榆和沿黄九省区等合作深化,形成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的大格局。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和港澳台等地文化旅游合作。
.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引导。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推动资源整合和效率提升,探索在旅游融资、土地供给、产业融合、财政金融支持、人才政策方面创新举措,破解全域旅游发展短板瓶颈问题。加大融合发展,促进业态创新。加强部门和县区联动,促进公共服务创新,推动乡村振兴。
(一)提高创建认识。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大意义,坚定信念信心,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措施,确保创建工作压茬推进。
(二)营造浓厚氛围。加大宣传引导,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强化市民群众参与创建意识、旅游形象意识和旅游责任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创建氛围。
(三)形成创建合力。坚持“党政统筹,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树牢“一盘棋”的思想,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细化措施,全面补齐全域旅游发展短板,确保创建工作高效有序,稳步推进。
组建全域旅游工作专班,出台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高质量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启动创建准备工作,制定利通区全域旅游创建方案,设立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和旅游营销专项资金,明确2021年创建任务分工,压实乡镇、部门等责任,营造浓厚创建氛围;2.积极谋划三大公园建设项目,加大上争资金力度,启动牛家坊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支持牛家坊等A级旅游景区加快发展,加快吴吃堡项目建设,发展灯光秀、光影秀、水上夜游、环境艺术亮化、实景演出等夜游项目,创成2-3家3A级景区,争创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适时启动国家级旅游街区创建工作,申报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3.举办桃花节、长枣采摘节、大青葡萄采摘节、农民丰收节等乡村休闲旅游节和冰雪文化旅游节、特色美食节等,吸引各界参与;4.培育新华桥村、白寺滩村、石佛寺村等发展乡村民宿,推进旅游接待户实现“改厨、改厕、改客房、整理院落”,打造1个甲级民宿示范点、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推进融合发展,支持工业游、乡村游、美食游、研学游、康养游等,打造多条特色线路,打造特色餐饮街区,培育1个国家级特色餐饮(店)品牌称号;6.加快城市东部新区开发建设,提升利通区人居环境,支持重点乡村旅游点美化亮化和绿化,完善全域旅游全景图和旅游标识标牌建设,加大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力度;7.评定2家星级饭店,培育文化主题旅游饭店,提升非标住宿接待水平;8
.鼓励开发旅游商品,形成系列农副土特产品、文创产品、实用产品等,积极参加全国旅游商品大赛;9.加大区域整体形象宣传,做好“两晒一促”宣传。
.组建全域旅游工作专班,出台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高质量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启动创建工作,制定红寺堡区全域旅游创建方案,设立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和旅游营销专项资金,明确2021年创建任务分工,压实乡镇、部门等责任,营造浓厚创建氛围;2.完成红寺堡区宁夏移民博物馆、紫光湖等游客中心布置运营,加快移民博物馆布展,全面启动4A级景区创建工作,下半年完成申报;3.发挥葡萄产业优势,打造3家可对外接待的特色酒庄,指导葡萄酒庄开发旅游产品,开展葡萄酒推介活动;4.举办航空航模旅游节、采摘节、农民丰收节乡村旅游节、中国葡萄酒第一镇——红寺堡区第三届自行车公开赛等节会活动;5.积极争取整合各级资金,培育永新村、弘德村、西川村、中圈塘村、大河乡等发展扩大乡村旅游,完善全域旅游导览图、标识标牌、旅游厕所等设施,推进旅游接待户实现“改厨、改厕、改客房、整理院落”,每个村都至少有5家接待户,争取新评定2家乡村旅游示范点、2家三星级饭店,2处研学基地;6.推进融合发展,发掘扬黄灌溉、移民文化、葡萄文化等资源,扩大宣传,支持开发一批具有红寺堡特色的农副土特产品、文创产品、实用产品等,积极参加全国旅游商品大赛;7.加大区域整体形象宣传,做好“两晒一促”宣传,开展新时代红色旅游宣传。
,市发改委、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商务和投资促进局、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教育局、乡村振兴局
巩固创建成果,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牵头做好黄河大峡谷5A级景区创建暗访检查整改工作,争取年内完成评定验收申报;2.完成青铜古镇项目建设,确保五一前投入使用,打造韦桥、地三、余桥特色产业村;3.丰富酒庄游、研学游、黄河游、乡村游等旅游体验产品,做好美食和冬季旅游的文章,提升游客满意度;4.加大文创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推出“青铜峡礼物”系列伴手礼,打造2家文化特色购物店;5.新评定1家三星级饭店,培育1家4A级景区,评定1家3A级景区,2家2A级景区,3个乡村旅游示范点;6.举办韦桥乡村休闲采摘节、青秀园牡丹节、黄河金岸文化旅游节、贺兰山东麓山地旅游自行车赛、稻花香里农民丰收节、中秋赏月、花灯迎新等系列节会活动;7.实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古渠首公园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启动鸽子山葡萄小镇项目;8
.鼓励开发旅游商品,形成系列农副土特产品、文创产品、实用产品等,积极参加全国旅游商品大赛;9.加大区域整体形象宣传,做好“两晒一促”宣传。
,市发改委、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商务和投资促进局、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教育局、水务局
.组建全域旅游工作专班,出台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高质量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启动创建工作,制定盐池县全域旅游创建方案,设立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和旅游营销专项资金,明确2021年创建任务分工,压实乡镇、部门等责任,营造浓厚创建氛围;2.
对长城本体保护修缮、文化挖掘、配套设施建设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争取实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盐池段)长城步道建设,完成毛卜喇古城至兴武营道路建设,支持盐州古城开发夜游项目,力争打造省级特色文化旅游街区1处;3.提升红色旅游景区设施,加大红色文物保护利用,围绕建党百年开发红色旅游线路产品并扩大宣传,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全面启动盐池革命历史纪念园创建4A级旅游景区;4.举办民俗嘉年华、滩羊美食节、哈巴湖金秋胡杨节、麻黄山杏花节、黄花旅游节、荞麦花节、农民丰收节等乡村文化旅游节和明长城徒步挑战赛等节会活动;5.引资打造长城民宿、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星空营地等住宿新业态;6.推进融合发展,扩大盐池滩羊、曹泥洼果蔬、青山香瓜、惠安堡黄花菜等影响,形成系列农副土特产品、文创产品、实用产品等,积极参加全国旅游商品大赛,带动发展特色购物店3家,开发10个特色旅游商品;7.加大标准化创建力度,新评定2A级旅游景区2家,全面提升星级宾馆硬件设施,新评定三星级饭店2家,乡村旅游示范点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培育长城沿线、哈巴湖等星空营地3处;8.全面提升城乡发展环境,推进旅游接待户实现“改厨、改厕、改客房、整理院落”;9
.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利用,探索创新模式,争取在创新方面有大的成效;10.加大区域整体形象宣传,做好“两晒一促”宣传;11.打造一条景观旅游公路。
,市发改委、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商务和投资促进局、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教育局、乡村振兴局
.组建全域旅游工作专班,出台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高质量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启动创建工作,制定同心县全域旅游创建方案,设立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和旅游营销专项资金,明确2021年创建任务分工,压实乡镇、部门等责任,营造浓厚创建氛围;2
.加快区域内长城本体保护修缮、文化挖掘、配套设施建设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完成韦州书院等装修布展,年内投入运营,完成韦州古城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年度任务投资1000万元以上;3.提升红色旅游景区设施,加大红色文物保护利用,开发红色旅游体验产品,围绕建党百年开展红色旅游宣传,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进一步完善红军西征纪念园内部设施,增加灯光秀、环境艺术亮化等夜游项目;4.举办黄谷川冰雪文化旅游节、玫瑰观光节、休闲垂钓大赛、自驾车活动和5.19中国旅游日等系列文化旅游节、农民丰收节等会活动;5.完善全域旅游导览图、标识标牌、旅游厕所等设施,加大标准化创建,推进满春村旅游接待户实现“改厨、改厕、改客房、整理院落”,年内新增2A级景区1个,三星级饭店1家,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完善全域旅游标识标牌建设;6
.鼓励开发旅游商品,形成系列农副土特产品、文创产品、实用产品等,积极参加全国旅游商品大赛;7.加大区域整体形象宣传,做好“两晒一促”宣传。
2.将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工作继续纳入市直有关部门效能目标考核范围,加大对各县(市、区)创建督导指导;3.将三年行动计划建设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纳入市级督查考核范畴,定期开通报工作情况,及时研究协调各种问题,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100周年策划各类文艺节会活动,举办吴忠风光摄影大赛、文联艺术家采风活动,创作精品文艺节目,吴忠好形象歌曲和吴忠整体形象画册等;2.
“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文明景区、饭店和农家乐”,将创城工作与全域旅游氛围营造工作同步安排部署;3.
和地方志研究室,市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总工会、团委、妇联、文联,新闻传媒中心,各县(市、区),城市投资公司
.协助推进黄河楼精品景区提升、利通区黄河文化公园红色文化感知体验旅游区、金积镇全民健身中心等24个文化旅游体育项目建设;2.紧盯国家及自治区政策导向,指导申报文化传承保护中央预算内资金、自治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相关政策资金支持,并做好项目审批等工作;3.将全域旅游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规划编制内容。
.支持中小学校将研学旅游纳入教学计划,开展“研学旅行”“第二课堂”和红色旅游进校园活动,年内组织1.2万名学生参加;2.新评选10家研学旅游基地;3.广泛宣传研学旅游线路产品。
.协调3家运营商和铁塔公司在4A级以上景区、重点乡村旅游村、示范点等部署扩展5G移动网络;2.指导红山河、伊利等重点企业提档升级,争创4A级和3A级景区,打造工业旅游示范点;3.新培育3个(含3个)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推动工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4.积极宣传工业旅游线路。
.加大对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和重要节会活动、宣传营销资金支持保障,年内安排旅游专项资金不少于230万元;2.协助文化旅游部门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
.设立吴忠旅游专家智库,新聘2—3名专家顾问;2.支持开展导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活动;3.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支持文化旅游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西吉美食。
.将全域旅游纳入吴忠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行“林长制”,新增营造林和退化草原修复面积46.61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3.加强哈巴湖、罗山、鸟岛等国家自然保护区,筑牢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坚持“五水共治”,新建牛家坊人工湿地等7个污水处理厂末端人工湿地;2.加大市区南干沟、苦水河等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力度,稳步提升农村污水处理率,支持各县(市、区)加大重点景区、乡村旅游点周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3.指导做好景区(点)、重点乡村旅游点等大气、水、土壤、噪声、光、恶臭、固体废物、化学品、机动车等污染防治管理。
.启动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品位和人文特色;2.做好城市主要街道、主要景区和中心县城内无障碍通道、盲道建设;3.改造老旧小区27个,新建续建市政道路4条;4.新建、改造友谊路等20条排水管网。
.协调乌玛高速、银昆高速加快建设,实施国道344线红寺堡过境段等工程,省道103、310线通信绕城段改建工程,力促吴灵青北环高速(S20)完成前期工作,争取尽快改造提升银昆高速吴忠连接线.完善盐同红“七纵六横”交通路网,建设省道204线宁甘界三源村至预旺段、省道204线羊路至张家垣段、省道309线大水坑至惠安堡段等公路提升改造,做好太阳山至惠安堡高铁站快速通道、省道103线新庄集至同心段等公路前期工作;3.指导加快开工建设盐池毛卜喇古城至灵武水洞沟连线,提升同心县城至黄谷川公路,建设青铜峡北岔口旅游道;4.开通吴忠至黄河大峡谷、董府、哈巴湖等景区定制旅游专线,开通市区至主要乡村点公交专线。市发改委、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水务局、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住建局,各县(市、区)
2.深入发掘黄河文化,协调自治区水利厅秦汉渠、古渠首管理处等配合做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提升秦渠、古渠首可进入性。3.加强乡村河湖整治,督查各县(市、区)河湖治理工作、落实问题整改。市自然资源局,各县(市、区)
.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培育田园综合体、田园艺术景观、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乡村旅游产品,开展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创建活动,
年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20个,家庭农场10处;2.组织开展采摘节、美食节等乡村休闲节会活动,继续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3.发挥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优势,打造3个可接待特色酒庄,指导葡萄酒庄开发旅游产品,开展葡萄酒推介活动;4.扩大滩羊肉、黄花菜、小杂粮、滩羊、富硒贡米、大青葡萄、有机枸杞、连湖西红柿、葡萄酒等特色农产品影响力,打造滩羊肉、富硒米、葡萄酒、八宝茶、黄花菜、小杂粮、有机果蔬等绿色有机食品品牌;5.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6.支持金龙广场(农富基地)进一步丰富项目。市人社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商务和投资促进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乡村振兴局,各县(市、区),吴忠国家农业科技
家以上,并协助在示范店内宣传推广旅游线路,提升餐饮名店规模,提高档次环境和服务质量;2.积极打造牛家坊吴吃堡街、万达金街、光耀美食街等发展夜间消费经济,举办特色美食小吃节等活动;3.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住宿设施,鼓励住宿企业连锁化、网络化、集团化发展,年内新增较大规模、较高档次宾馆或连锁酒店2—3个,新增床位500张以上;4.发挥吴忠在全国大中城市特色商品展销中心阵地宣传作用,宣传推介特色旅游商品,扩大“吴忠好礼”品牌影响力;5.全年牵头举办综合性展会活动2场次以上;6.协调吴忠全国大中城市特色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做好文旅宣传;7.支持文化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市委宣传部、网信办,市发改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新闻传媒中心,各县(市、区)
“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吴忠市国土空间规划》等与全域旅游规划有机衔接,编制完成《吴忠市文化旅游产业“十四五”规划发展》,指导各县市区编制文旅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争取出台文旅产业发展政策;2.指导各县(市区)压茬推进全域旅游创建活动,会同市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定期督导;
3.加大三大国家公园项目上争力度,指导黄河大峡谷、黄河楼、盐池革命历史纪念园、宁夏移民博物馆等重点景区做好提升规划和重点项目策划、可研、方案等。指导新评定一批A级景区、星级饭店、乡村旅游示范点等;
4.完善旅游交通标识标牌新建全域旅游西吉美食、骑行公园等各类旅游标识牌100块以上,指导
A级旅游景区建设生态型旅游停车场系统,加快推进吴忠智慧旅游建设;5.实施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争取创评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打造以牛家坊村、永新村、地三村、兴武营村、满春村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游;6.围绕“我们的节日
”提升元宵花灯、清明诗会、中秋赏月等活动影响力,举办黄河金岸文化旅游节暨5.19中国旅游日等活动;7.加大全域旅旅整体氛围营造,制作旅游图和旅游宣传短片等,全年新制作短片不少于10个,在主流媒体和有关旅游杂志发布专版,组织旅游企业到周边省区及重点城市开展旅游宣传活动,发挥微信、抖音、
APP等网络新媒体渠道作用;8.加强与宁波等友好城市交流合作,吸引更多游客来吴旅游观光;
开展旅游饭店、农家乐服务技能大赛、导游讲解员技能大赛,举办全市全域旅游培训班;
加大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开展联合检查,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秩序,确保安全平稳发展。
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网信办,市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自然资源局、水务局、民政局、工信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卫健委、国资委、城市管理局,公路管理中心吴忠分中心、各县(市、区)
以吴忠健康产业园、青铜古镇、悦祥养老、黄河奥体中心、强家老醋坊、盐池哈巴湖等为基地,开发美食、养生、温泉、醋疗、日光浴、沙疗等康养度假旅游产品;
在城市休闲区、重点旅游区、度假区、乡村旅游点、交通枢纽、商业街区、自驾营地等设立应急医疗服务点;
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卫健委、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市场监管局、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消防支队、气象局,各县(市、区)
.实施城市道路绿网建设、裸露空地小微公园建设、原有公园、广场、绿地基础设施,提升绿地服务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市绿地的生态性、景观性,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2.启动建设安静城市,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精细治理交通拥堵、马路拉链等“城市病”;
4.加大吴忠市区城市广场、公园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设置必要游客休息设施、公共厕所、导览牌;
市公安局、自然资源局、水务局、国资委、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城投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