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谱写新时代山海情主旋律
5月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出倡议书,仅仅两天时间,全区50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积极响应,对福建籍游客开展免景区首道门票活动,活动时间从5月11日开始,将持续到12月31日。
1996年5月31日,国务院召开扶贫协作会议,确定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此,相距约3000公里的闽宁两省区跨越时空,携手相牵,共同向贫困发起了挑战。
25年来,闽宁对口帮扶协作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指导原则,由最初单向的扶贫解困,发展到经济合作、产业对接、互利共赢的新阶段;从单一的经济援助,发展为文化旅游、医疗教育、人才交流等多领域合作的新格局;从单纯的政府行为,发展为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对口协作机制,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福建和宁夏两省区文化旅游资源差异大,互补性强。近年来,两省区政府大力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文化旅游投资合作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旅游扶贫跨越千里,美了山川,富了乡亲。
20多年来,闽宁对口帮扶协作,使旅游业成为宁夏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主要产业,文化旅游已经成为闽宁对口扶贫的重要抓手。“闽宁模式”成为全国东西扶贫协作的典范,也为全国扶贫攻坚闯出了一条新路。
福建与宁夏相隔3000多公里,然而,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25年山海情义从未间断。一批批挂职干部,2000多名各领域工作队员、专家院士等参与援宁建设,与宁夏广大干部职工一起,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将塞上江南建设得越来越美丽。
宁夏,本是镶嵌在祖国西部的一颗明珠,六盘山上、贺兰山下、黄河两岸、长城内外,孕育出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资源。宁夏区域面积6.64万平方公里,地小物博,呈现出“盆景中国”,用万年时光,积淀了历史底蕴。
千百年来,宁夏“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壮阔美景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引黄灌溉造就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传奇;一万年历史的贺兰山岩画是史前人类艺术的长廊;战国至明代各个时期的长城遗址汇聚,这里又被称为“中国长城博物馆”……
宁夏一年之中有300多日天气晴好,辽阔的地理环境,纯净的空气质量,通透的寰宇视野,使她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绝佳观星地之一,“星星的故乡”成为宁夏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一张新名片。贺兰山东麓地处北纬38度线,是世界公认的葡萄种植“黄金地带”,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编入《世界葡萄酒地图》,共有40多家酒庄的500多款葡萄酒品牌在国际大赛中获奖,葡萄酒产业已经成为独具特色的“紫色名片”。
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今天的宁夏正在全力推进旅游+、+旅游,通过与宁夏九大产业,与体育、非遗项目、群众文化的深度融合,打好黄河文化、大漠星空、酒庄休闲、红色主题、动感体验、长城遗址“六张牌”,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让每一位到宁夏的游客,都能给心灵放个假。
2021年伊始,一部讲述福建与宁夏对口扶贫,让贺兰山下闽宁镇从昔日的“干沙滩”变成“金沙滩”,让宁夏“西海固”贫困地区人民通过异地搬迁过上幸福生活的电视剧《山海情》,在国内各大卫视连续热播,该剧全方位、多线索展现闽宁镇的建设历程,展示闽宁两地东西协作对口扶贫结出的累累硕果,以精彩生动的艺术演绎诠释“闽宁模式”,唱响中国扶贫攻坚主旋律,一下子火遍了大江南北。
“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神秘面纱再一次被掀起,宁夏的美景、美食、美酒与《山海情》一起走红,越来越多的人想到宁夏“打卡”,亲身感受“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的传奇。
今天,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已经成为一个热门旅游“打卡”地;剧中取景地中卫北长滩村上滩村、固原西吉火石寨借势积极谋划新发展;由剧中影星亲自代言的盐池滩羊肉、宁夏贺兰红葡萄酒、宁夏枸杞、固原羊羔肉、土豆粉条等特产,线上线下销售量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该剧热播期间,仅顺丰速运宁夏盐池经营分部每天揽收滩羊肉快递件四五千件,比去年同期业务量翻了一番。
棚湖湾树莓生态园作为闽宁镇唯一的3A级旅游景区,更是游客关注的热点。园区员工海文武,向游客诉说着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原来在我们固原老家,全家4口种10亩地,一年最多收入几千块钱。如今,我在棚湖湾树莓生态园工作,一个月工资7000元,家里盖了138平方米的房子,买了一辆小车,全家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在今年2月25日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闽宁镇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山海情》热播后,宁夏美食特产宁夏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反应,依托区内优质文化和旅游资源,联合区内26家A级旅游景区、15家星级(旅游)饭店、6家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和乡村民宿,面向全国发行2万册《宁夏自驾游护照》,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到宁夏感受体验《山海情》中的美景、美食、美酒和动人故事。
彭阳县位于宁夏固原市,为帮助彭阳县脱贫致富,实现改山治水、生态立县,福建派驻彭阳县干部多方努力,邀请来全国林业专家,协助规划、选种、育苗,动员福建企业捐赠树苗。20多年来,宁夏美食特产福建派驻彭阳县干部换了十几次,但这项工作从未中断。有的帮扶干部人已经调回福建,但还在为彭阳县退耕还林四处奔走。在他们心里,彭阳县已是“第二故乡”。
每到收获的季节,当初在彭阳县扶贫的福建省干部,都能收到一份来自彭阳县的包裹,金黄透明、纯香诱人的果脯,传递着彭阳百姓对福建扶贫干部的浓浓感激。
而来自福建的高女士,因为丈夫10多年前曾在闽宁镇小学支教1年,一家人专门来到丈夫曾经支教的学校,为学校捐赠1000元文体用品,并让孩子与闽宁镇同龄的孩子生活了一天。她说:“我们这次来宁夏旅游,有三个目的:一是看看闽宁对口扶贫的成果,二是让孩子感受贫困地区孩子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的精神,三是看看宁夏的美景。”
据宁夏多家旅行社数据显示,暑期宁夏接待的福建游客逐年增加,截至2019年,比2015年之前增加了几倍,其中,福建省在宁夏援建的学校、村庄、道路、山川等看似平常的地方,却成为福建游客必到之处。这些游客还纷纷委托旅行社购买学习、文体用品和生活用具,赠给闽宁扶贫点的孩子们。
为进一步增进两地人民感情,让更多福建游客共享宁夏全域旅游发展成果,让更多福建人了解宁夏,近些年来,宁夏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每年都会推出“八闽亲人游宁夏”优惠政策,全区A级景区为每一位持有福建身份证的游客免去景区门票,并且组织文化旅游企业走进福建,举行多场次专题旅游宣传推广活动。数据统计,近几年福建到宁夏旅游人数逐年增长,即使在疫情影响的2020年,宁夏接待福建游客也比2019年增长10%。
25年来,闽宁对口帮扶协作从“输血”到“造血”,旅游合作从“帮扶”到“协作”再到“合作”,热点和亮点不断出现。
“清新福建”与“神奇宁夏”文化旅游方面的交流合作密切而广泛,旅游投资合作成果卓著,互送游客量快速增长。双方在媒体资源互换、宣传渠道互通、景区资源互传、重大活动互帮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置换和卓有成效的合作,进一步促进了两省区旅游市场的互通对接,为实现闽宁文化和旅游交流常态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6年,两省区签订了新一轮的旅游战略合作协议。有效利用福建省牵头成立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10+2)旅游推广联盟”,两省区共同设计推广十大旅游精品线路,共同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市场营销活动。
2017年,两省区旅游企业成立了闽宁“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合作联盟。特别是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厦门、漳州、泉州等地以“清新福建,美丽海丝”为主题,加强与宁夏“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合作,共同打造双向合作旅游产品,深受两地游客的欢迎。
2018年,宁夏在福建省启动“八闽亲人游宁夏”系列活动,推出对福建籍游客“清凉夏季免费游、全年半价游”惠民政策及多条精品线路,除景区门票夏季免费其他时间半价外,在落地接待、酒店住宿等方面制订优惠政策,并多方协调推动,联合厦门航空公司推出机票优惠政策。先后辗转福州、厦门、泉州,举办多场主题推介会,走进社区和厦门大学举办联谊走访,全面推动两地旅游合作走向纵深,进一步增进两省区人民感情,先后有70多家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
2020年“春雨工程”宁夏文化志愿者福建行展演活动,组织宁夏文化馆20多名志愿者,精心挑选10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先后在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广场、莆田市群艺馆广场、厦门市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旅游博览会主会场开展3场展演,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为推动闽宁文化旅游发展、共享优质文旅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还举办了招商引资项目专场对接会,充分借助厦门文博会平台,增进闽宁两地文旅企业相互了解,聚焦引进一批发展潜力大、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好的文化旅游项目,为推动宁夏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加强两地文博系统交流合作,开展音乐剧《花儿与号手》福建专演活动,举办“闽宁行·山海情”书画展;在福建省举办宁夏文旅系统管理人员培训班;推荐选派8名文博系统专业人员参加“闽宁昌文物保护高级研修班”。扩大了两地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为宁夏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人才培训、注入新鲜血液。
25年闽宁对口帮扶协作,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创新。而文化旅游,则是一条穿越3000公里扶贫协作事业的纽带,将八闽大地与塞上江南紧紧连在一起,谱写着新时代山海情的主旋律。(王涛)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