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首都下水道里的牧羊人:被国家狠心抛弃活
不过,对于与我国相邻的蒙古国来说,冬季貌似没有那么美好,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而言,冬季甚至是恐惧而绝望的。
这群人就是牧民,他们祖祖辈辈靠牧羊为生,原先住在蒙古包里,曾是国家的支柱。然而,在蒙古撇弃社会主义,走上西方自由主义后,他们却因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进入“地下”生活,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冬季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相当难熬的季节,从偏远农村来人,他们一无所有,为了活命,不得不进入城市的下水管道里,以此来寻求“避风港”。
前段时间,一首《乌兰巴托的夜》,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草原生活的向往。但事实上,乌兰巴托的夜,没有浪漫,只有糟糕。
蒙古人喜欢喝酒,与当地的气候有很大关系。这里冬季平均气温在-20℃,只有酒精才能帮他们抵御刺骨的寒风。
然而,如果是城市人喝酒,他们可以回到楼房里安稳地过夜。但有些从偏远农村来到乌兰巴托的人,却没有那么幸运了。
在这座城市里,没有属于他们的住所。加格达奇美食为了活命,他们只能打开下水道盖子,整个人都钻进下水道里,忍受着恶臭和糟糕的环境,只为保存性命。
有些人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因为他们连避寒的下水道都没有,所以他们最后的结局,可能是被冻死在这座“进不去”也“离不开”的城市。
他们也曾拥有过一段无忧无虑的日子,但一切美好的终结,要从冷战结束,苏联解体说起。
这对于苏联的附庸国蒙古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这意味着将失去主要的投资国和市场。
之后,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引导下,亚洲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蒙古,宣布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
蒙古国在没有正视国情的情况下,盲目复制粘贴西方的自由主义,以此谋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
随着领导人的一声令下,短时间内,蒙古国内的多个领域就进行了完全西方化的改革。
一番操作下来,蒙古国是收到了来自西方的经济援助,但西方化改革的弊端也开始不断呈现。
在牲畜私有化之前,畜牧业统一由蒙古政府管理,牧民只要老老实实放牧就好,每个月定时拿工资,虽然工资不多,但也足以维持生活。
但完全西方化改革后,固定供给没有了,只会放牧的牧民对产品加工和销售等产业链一窍不通,以至于最后沦落到了连温饱都无法保障的地步。
最后,难以维持生计的牧民只能走出牧区,赤手空拳地来到陌生的城市乌兰巴托。
这和蒙古国真实的地理环境有直接关系,其实蒙古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到处都是蓝天白云,绿草茵茵,相反蒙古国80%的都是荒漠,宜居的地方只有乌兰巴托沿线。
所以为了生存,大量谋求生计的牧民,只能远离家乡,来到人生地不熟的乌兰巴托找工作。
想在这座城市扎根,一间庇身之所不能少。然而,牧民们非但没有能力购房,甚至连租房都难以承受。
现在去乌兰巴托,就会发现高楼耸立的城市的边缘,呼玛十大美食形成了一片由牧民自建而成的蒙古包群落。
这群人虽然生活在城市边缘,却依旧住在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蒙古包里,他们好像融入到了城市,却又好像与这座城市无关。
从苏联解体至今,有数据显示,乌兰巴托聚集了蒙古近70%的人口,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来自于偏远地区的牧民,这些人中6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市郊的蒙古包区。
与此同时,城市边缘的蒙古包也越建越多,而且逐渐呈现了向外扩展的趋势。为此,蒙古政府不再允许牧民们随意搭建蒙古包,并将私自搭建的蒙古包视为违法行为。
得不到政府承认的蒙古包区,自然也无法得到国家相应的房屋保障和社会服务设施。
他们享受不到自来水,只能在社区机井旁排长队打水;他们上厕所还要靠露天挖坑解决;洗个澡还得跑到车程2小时的市中心等。
因为买不起房,也不能私自自建蒙古包,他们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地步,为了活命只能钻到暗无天日的地下道里。
归根结底,蒙古是被美国等西方国家推着走的,这种并不顺应时代和国情的变革,必定会出问题。
而那些藏于地下世界的人,被困于城市边缘,生活不便利的人,还有因为无处安身,而冻死在乌兰巴托夜晚的人,皆是变革后的牺牲品。
他们被“推”到城市里,没有学历没有技能,被这座欣欣向荣的繁华都市排斥着。
他们即使再辛苦再努力,依旧不被这座城市所接受,依然生活艰难,他们像影子一样游走在边缘地带。
在蒙古这类小型的发展中国家,到底是曾经的社会主义,还是后来的西方自由主义,哪一种体制更适合他们?相信百年以后,甚至更短的时间终将会给出答案。
愿那些从艰难中走来,却又走向艰难的牧民们,有朝一日可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文/木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