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践行“三严三实” 持续推进作风改善

海南美食特产 2021-05-28 20:58143未知admin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抓党建、转作风、促发展”这一主线,以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为突破口,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特别是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外业测量面积63.91万亩,公示面积62.97万亩,签订合同面积53.5万亩,发证面积49.33万亩。

  践行“三严三实”,就是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从实处着手,深入基层调查摸底,西沙群岛十大美食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怨,这样才能精准地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早在2011年,市委市政府通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发现,因土地引发的矛盾纠纷占全市各类矛盾的86%以上,土地流转秩序混乱,特别是土地“三过”问题十分严重,直接引发权属纠纷、征地补偿分配腐败等问题,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农村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而这些问题的背后,反映了有关职能部门、部分党员干部作风庸懒散拖、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管理缺位、工作不到位等不严不实问题。对此,我们作出农村土地问题专项清理、土地确权“两步走”的决策。

  在农村土地问题专项清理中,我们一是成立10个专项工作队,吃住、工作在一线,了解问题,协商调解,做好村民思想工作;二是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仲裁委员会,建立“村组协调、乡镇调解、市里仲裁”的纠纷调处机制,真正把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全市共清理“三过”合同931宗,成功调处440宗,依法起诉209宗,“老大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群众“怨声”也变成了“掌声”。

  为扎实推动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我们成立专门督导组跟踪督促检查,实行定期汇报制度,对进度较慢的乡镇领导进行约谈等,形成了相互促进、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同时,我们坚持从严把好政策关口,严格坚持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承包户地块、面积相对不变,二轮土地承包合同起止年限不变,严禁借机违法调整和收回农户承包地,严禁推倒重来,重新搞土地发包。紧抓重点,推行“一村一策”、“一户一代表”的灵活做法,规范工作流程、明确方式方法、确保工作质量。

  在土地确权工作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干部有担当,更有干事的勇气和激情,冲在一线,走在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每一块土地。仅用365天,我们就完成了全市63.91万亩确权耕地的外业测量工作。

  农村土地问题,既要重“治”,更要严“管”。为了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扩大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成果,切实做好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工作,我市不断健全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10个乡镇都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逐步形成了“村有信息员、乡镇有服务窗口、市有流转服务大厅”的流转管理服务体系。我们投入200万元,在全市10个乡镇建起了户外土地流转信息LED屏,聘请了123名农业信息员,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估值定价机制。加强档案管理,切实做到一份档案,两种形式(纸质档、电子档),三级管理(市、乡镇、村),四地存放(农业局、档案局、乡镇、村委会)。同时,通过完善土地流转扶持政策,鼓励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和公开竞价招租。2012年至今,全市已累计促成土地流转16.4万亩,土地平均租金每亩每年租金在500元左右,有力的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经过努力,全市农村土地流转关系不断规范和理顺,农村土地信息化管理机制逐步形成,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土地管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成绩背后,折射的是我们干部作风的转变。践行“三严三实”,就是要将“严”的要求和“实”的作风转变为具体举措,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知行合一、以知促行,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把严和实的标准牢固树立起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我们认真贯彻省委书记罗保铭同志“千难万难,用真心真情真利益赢得民心就不难”的要求,坚持把脱贫致富作为琼中践行“三严三实”的最大实践,以严实作风查问题找原因、谋实策出实招、建制度强责任,取得了脱贫攻坚的阶段性成效。

  2015年以来,我们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在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的基础上,掀起新一轮“走基层、访民情”活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44个贫困村,走访了4000多户贫困户,集体“解剖麻雀”,看真贫、找穷根。经梳理,查找出在脱贫攻坚中干部队伍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32个,西沙群岛十大美食集中表现在:有的对贫困原因认识不深,有的对脱贫致富重视不够,有的对转变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提高致富自主性办法不多,有的习惯用过去的老政策、老思路应对新常态。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践行“三严三实”为主抓手,依托县委理论中心组、琼中大讲堂等载体,组织各级领导干部集中学习中央、省委有关脱贫攻坚政策文件精神,确保了新理论、新要求入心入脑。同时,先后4次召开县委扶贫攻坚专题会,研究出台琼中县扶贫攻坚实绩考核办法,解决脱贫攻坚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切实增强领导干部脱贫攻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筑牢了思想认识根基。

  在充分汲取过往经验和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我们着力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见实效。一是变“输血”为“造血”,实施特色产业扶贫。我们开展特色产业“百村百社、千人万户”创业致富计划,引导贫困户发展绿橙、桑蚕等特色产业,农民收入增幅连续五年全省排名第一,特色产业收入占贫困家庭总收入80%以上。二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施生态旅游扶贫。我们牢固树立“旅游+扶贫”理念,将贫困村发展纳入“奔格内”旅游村寨规划,打造了48个旅游贫困村,实现了旅游与扶贫高度融合发展,全县旅游接待过夜人数增幅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三,2015年旅游经济年收入预计达1.7亿元,拉动农产品销售近亿元。三是从“撒胡椒面”突破为“攥指成拳”,实施富美乡村扶贫。我们创新富美乡村建设载体,整合使用一事一议、兴边富民、以工代赈等各类涉农资金,打好中央、省下达资金和县本级财政配套资金“组合拳”。累计投入1.8亿元,打造富美乡村建设示范点55个,覆盖25个贫困自然村,惠及贫困户523户2500多人。四是推行政府投入+农民贷款模式,实施农村金融扶贫。为解决群众生产资金不足难题,我们在创建推广小额贷款琼中模式基础上,率先在全省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2012年来累计发放贷款1.26亿元,惠及贫困农民3万余人。五是实行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我们深入实施基层党建“联心富民”工程,开展党政机关联村帮扶、村两委干部“领头雁”培养等活动,提高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增强基层干部服务脱贫攻坚的信心和能力。

  我们坚持扶贫开发问题导向机制,严格落实“六个精准”,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将扶贫实绩作为领导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严格落实“周督查、月通报、季考核”制度,对扶贫工作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提拔重用,对扶贫工作措施不力、成效不佳的及时调整,对扶贫工作不作为、乱作为的严肃问责、坚决免职,倒逼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同时,我们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查摆不严不实问题129个,查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24起,给予党纪政纪处理27人,基本形成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氛围,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作风保障。

  总而言之,我们将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践行“三严三实”的主阵地,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在“三严三实”中历练干部队伍,在为民服务中检验作风建设成效,坚决打赢琼中脱贫攻坚战。西沙群岛十大美食

  党中央同意海南开展省域“多规合一”试点,是中央对海南改革发展的巨大支持,是海南面临的又一重大发展机遇,是我省深入落实“四个全面”,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的重大举措。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省发展改革委坚持以严和实的精神,全力做好“多规合一”改革相关工作。

  “多规合一”工作中,省发展改革委重点牵头战略规划、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功能布局等,负责将全省主体功能区、重点园区、重点产业、重点基础设施布局到“多规合一”中。这是新生事物,时间紧、任务重,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多数同志普遍不知所措。对此,省发改委党组抓住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契机,围绕主动融入“多规合一”,查找不严不实问题,同时先后6次召开干部大会,搞清楚“多规合一”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切实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上来,从强化严和实的意识入手抓好规划编制。一是强化责任意识,把职责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头。二是强化苦干意识,全委同志“白加黑”、“五加二”向时间要效率和质量。三是强化合力意识和抓细抓小意识,高标准地完成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等5大课题研究、全省12大重点产业和三沙重点项目规划、全省6类24个重点省级园区功能结构、产业布局和开发面积四至边界、14个省级园区飞地政策和准入清单等重点工作,为“多规合一”实实在在的落地提供了有力保证。

  当前,全省各类发展规划普遍存在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的问题,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影响了项目推进和海南发展,也为权力寻租留下了隐患。我们深入贯彻“三严三实”要求,坚持领导带头,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主动转变行政职能,打破利益藩篱。主动下放42项含金量很高的专项审批权,改革政府投资项目评估评审流程,由省发改委委托改为业主委托、发改委监督,改造委办公信息化系统,提高工作效率。集中精力,重点抓好“多规合一”统领下的主体功能区实施方案和“十三五”规划编制等工作,确保“多规合一”和“十三五”规划任务落地。

  有些人认为推进全省“多规合一”是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实际工作中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对此,省发改委及时召开会议,结合工作实际和岗位职责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反面典型研讨和个人思想剖析,防止错误认识滋生。明确要着眼于推动改革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力争取国家部委支持,进一步理顺相关法规和管理体制,严格落实“多规合一”生态红线、产业准入管控,确保规划执行不走样。一是通过建立严格的管控制度,制定严厉的惩戒措施,明确入园项目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和低碳标准,严禁市县上马高污染、高排放项目。二是理顺企业投资核准项目改备案改革关系,将企业投资核准项目改革背景、组织实施及事中事后监管等情况主动向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沟通汇报。三是加强投资项目符合性审查,重点审查项目的产业准入、行业标准、功能空间、资源利用以及生态环保红线等,确保满足“多规合一”要求。四是建设完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制定运行管理办法,实现中央、省、市县三级审批信息共享和实时监管,发挥平台在深化改革、创新管理、实时监管的积极作用。五是强化投资项目稽察,对不执行总体规划、不按审批要求建设的业主坚决纳入诚信体系不良信用记录,在申报项目、申请资金等方面给予严格限制。六是完善绩效考评,区分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和考核等措施,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有效引导市县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推进全省“多规合一”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坚决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不断加强学习,补足精神之“钙”,强化道德修养,筑牢立身之本,坚持求真务实,扛起实干担当,以“钉钉子”、“马上办”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多规合一”规划实施的各项工作。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以来,省农业厅党组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精神,特别是省委书记罗保铭同志的专题党课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把专题教育作为锤炼作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过程,为破解海南农业改革发展难题凝聚起强大动力。

  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厅“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作风建设取得新的进步,但与“三严三实”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我厅县处级以上干部在专题教育中查摆了不严不实问题297个,其思想根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干部的经验主义、惯性思维还比较严重,二是惰性思维比较突出。省农业厅坚持问题导向,向经验主义、惯性思维和惰性思想宣战,重新认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明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新目标、新任务,聚焦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以严的标准、实的作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努力将海南农业打造成为富足农民服务全国的王牌产业。

  我们从解决党员干部不严不实问题抓起,通过举办一系列业务培训班和理论研讨、内部审计、定期通报和责任追究等方式,倒逼干部进一步改进作风,积极投身到破解海南农业改革发展难题的攻坚战中来。

  (一)以“严实”要求理清“十三五”发展思路。我们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对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举措进行深入研究,经过9个多月艰苦的调研摸底、征求意见、统一思想,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初步明确了海南农业转型升级的思路,为海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高水平建成国际旅游岛打牢坚实基础。

  (二)以“严实”要求破解资源环境制约问题。我省存在农民人均耕地较少、复种指数比较高、农药化肥过量施用、地力普遍下降、病虫害多发等问题,对此我们不绕道回避,而是主动调整工作思路,用“三严三实”的作风,啃下农业可持续发展这块硬骨头。我们结合我省实际,提出要两减、三增、三结合,实施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地力提升、农业废弃物回收、重大病虫害防治、秸秆资源化利用等工程,实施化肥农药减施和畜禽规模养殖场环保改造等行动,破解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问题,促进我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严实”要求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针对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消费结构升级、农业生产成本上涨及传统农业增长动能明显不足的问题,我们坚持“三严三实”的作风,自我突破和革新,创新性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新的发展活力。我们认为,在全国主要农产品供给总量基本平衡的背景下,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是简单的品种调整、数量增减,而要综合施策:一是提质量、创品牌,在消费结构升级、优质农产品供给矛盾中寻求海南机遇;二是通过发展规模经营、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举措降低生产成本;三是生态循环提升农产品质量,同时实现废弃物全程资源化利用,提升综合效益;四是推进科技集成配套,大幅提高科技应用水平;五是强化金融和信息支撑,使之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动力;六是培育一批强大的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供给侧改革主力军作用。我们按照这个思路,统筹谋划,逐步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去年,全省在农业生产规模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农业增加值增长了5.3%、排名全国前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快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说明农业单位效益正在提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满希望。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把学习践行“三严三实”与抓好农业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在改革创新、破解难题、打造王牌产业的过程中,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质,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省财政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民生为大、民生为先的发展理念,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创新供给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最终目的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年来,我们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作为切入点,在全国率先编制了《海南省2008-2012年重点民生项目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了七大民生工程27个重点项目;编制了《海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民生项目发展规划(2011-2015年)》,重点实施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20类73个重点项目。省级各主管部门和各市县根据全省民生重点项目规划,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我厅还会同有关省直单位,建立全覆盖的制度管理体系,在资金管理上从严从实把关,把各项工作抓具体、抓细、抓到位,确保民生规划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

  近年来,省财政厅不断强化大局服务意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等难题,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通过“增量倾斜、存量优化”,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民生投入。从预算编制源头出发,将新增财力不少于55%部分用于改善民生。加大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调整,切实加大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标准。此外,我们还合理划分省与市县基本公共服务事权和支出责任,逐步建立起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鼓励市县发展经济,做大财政蛋糕,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针对政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效率和质量不高等问题,省财政厅从兼顾当前、着眼长远出发,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创新。探索基本公共服务民主决策机制,从“给群众端菜”向“让群众点菜”转变。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通过调整完善省与市县共享税种分成机制、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偿机制等,不断增强市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力保障能力。在财政部近三年县级财政综合管理评比中,我省获得2次第1名、1次第3名。

  2014年以来,我们在全国率先建立专项资金公开制度,定期将重点民生规划项目资金的分配依据、分配结果等,在《海南日报》等媒体进行全面公开。同时进一步加强民生项目资金的“事后问效”,将民生项目资金监管列入推行绩效预算改革试点和监督检查的工作重点。2011—2015年,省本级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考评266个,其中民生类项目157个,占比达到59%。2015年,根据中央和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厅会同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等部门,对2010年以来的涉农民生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整治,共收回套取骗取和挪用的财政资金2570.6万元,盘活结余资金2521万元,调整使用资金25216万元,向纪检、审计等部门移交违纪违规线件,确保涉农惠民资金安全。

  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海南基本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明显提升,部分民生项目甚至走在全国前列,但与此同时,我省还存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各级财政民生投入压力较大等问题。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将按照省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的安排和部署,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兜底线、补短板、建机制”的思路,科学编制海南省“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在干事创业中体现和实践“三严三实”。

  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坚持“严”字当头、“实”字落脚,努力把“三严三实”要求融化到每一位农信党员干部的血液中,为农信社事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2015年,实现净利润13.32亿元,增长17.18%;各项税收9.02亿元,增长4.83%;不良贷款“双降”,不良余额下降2亿元,不良率下降近1个百分点。

  省联社成立前,海南农信社可用4个“最”来概括:全国最后一家改革、资产质量最差、全国金融风险最大的农信社,全省资产质量最差的金融机构,表现为“两小两负两高”:存款规模小,仅96亿元;贷款规模小,仅53亿元;净资产为负26.2亿元;资本充足率为负114%;不良贷款率高达88.3%;亏损挂账高达54.6亿元,处于破产状态。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内外勾结、以贷谋私、“吃拿卡要”等不严不实问题,吃了客户的嘴软,拿了客户的手短,导致大量贷款收不回来。

  省联社成立后,在省委书记罗保铭同志的支持下,开展了受到中纪委肯定的“清欠风暴”,收回了25亿多元的不良贷款,借此契机,大力整治不严不实问题,解除劳动合同近200人。我们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范围由县处级以上干部扩大到全体党员和关键部位、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查找了不严不实问题256个,通过改问题进一步促发展、防风险。实践证明,“三严三实”是推动农信社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

  省联社党委清醒认识到,少数干部的不严不实问题,会直接导致贷款产生风险。为此,我们整治不严不实不玩虚的、专来硬的,始终保持严查严处的高压态势。一是严查。组织200多人在全省农信系统开展“三查三纠”活动,查潜在不良贷款、案件隐患、柜面操作规范,纠正贷款“重放轻管”、“重大轻小”、“重房轻实”现象,尤其对500万以上贷款的借款人、保证人、抵质押物、存款账户进行交叉风险排查,及时纠正少数贷款抵押物不足、手续不规范问题,做实了贷款抵押物,消灭了风险隐患。二是严处。坚持三个零容忍,即对腐败零容忍、对案件零容忍、对贷款收不回来零容忍。同时建立内外举报机制,向社会承诺:外部举报,见一罚十,最低奖励1万元;内部举报,奖励5千、5万、50万元不等。只要单位出现一个违纪违规现象,一定要追究其党委书记的主体责任和纪委书记的监督责任。把开办国际业务工作进展缓慢作为“不严不实”的反面典型,处罚了相关责任人,并在全省农信系统通报。

  效益是企业的生命,务实是效益的源泉。省联社党委按照“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在全系统大力倡导两种理念,努力形成务实高效的干事创业环境。一是倡导“凭本事吃饭,靠本分做人”理念。凭本事吃饭,就是练就过硬本领,争先赶超拼业绩,不送不跑凭自己;靠本分做人,就是合规经营、遵纪守法,做人谋事创业实实在在,不“吃拿卡要拖”。这一理念深入人心,仅2015年,全省农信系统就有369名年轻人,靠自己的业绩走上了各级重要管理岗位。二是倡导“不为失败找说法,要为成功找办法”理念。农民小额贷款难,难就难在贷款户数多、单笔金额小、经营费率高、缺乏抵押物、还款风险大;农业贷款难,难就难在受突如其来的自然环境约束,这给农信社经营带来不确定的风险。但我们敢于迎难而上,因为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不做贷款就是等死,不好好做贷款就是找死,只要做实了,天下无难事。这几年特别是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来,农信社服务“三农”,千方百计实现了200多个乡镇标准网点全覆盖、自助设备乡镇和农场全覆盖、便民服务点2569个行政村全覆盖。同时,培养了5000多人组成的农信团队,走千山万水,访千家万户,道千言万语,理千头万绪,吃千辛万苦,敢拼敢闯,不找借口,不办成事不罢休。

  实践证明,要求自己严,就是对事业负责;要求自己实,为老百姓办的好事自然就实。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吸收这次理论研讨会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向更严更实的高峰迈进,推动农信社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为海南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万宁十大美食东方十大美食

我的网站 Copyright © 2004-2011 DEDECMS. 织梦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QQ: 邮箱地址: